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14、秦兵馬俑
教材分析
《秦兵馬俑》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課文采用“總分總”的行文結構,過渡句承上啟下的連接,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首尾連貫。全文共11節,分四段。第一段(第1節)寫了秦兵馬俑的價值和出土的地方。第二段(第2節)用詳實的數據、點面結合的方式介紹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第三段(第3——10節)從身材體格、衣著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神態各異、個性鮮明。第四段(第11節)寫了秦兵馬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而且深深地體會到字里行間洋溢著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8個,兩條綠線中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
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
4、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
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抓住過渡句統領全文的結構和內容。 課前準備:兵馬俑資料的搜集。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新課。
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東30千米的臨潼。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讓我們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國看一看吧!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讀準字音,勾劃新詞,理解詞意。 2、思考:秦兵馬給你留下什么印象?(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3、指名交流。
三、精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課文從哪些方面來表現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三個俑坑的總面積和兵馬俑的數量;一號坑的長、寬、面積和兵馬俑的數量。) 2、為了說明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課文的語言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列舉了大量的數據,增強直面感受。) 3、說說游人們看到如此規模宏大的秦兵馬俑會有什么感受?
(走進大廳,人們無不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 (1)這是什么句?(雙重否定句) (2)換一種說法。
走進大廳,所有的人都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 走進大廳,人們怎能不為兵馬俑的恢弘氣勢和高超的制作工藝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
四、指導寫字。
1、老師示范。 2、學生描紅。
五、布置作業。
抄寫詞語 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復習導入。
1、 聽寫詞語
2、 課文除了寫兵馬俑"規模宏大",還寫了什么?
二、精讀第三段
1、學習過渡句,領會其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找出承上句與啟下句。兵馬俑不僅規模宏
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2、自學課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 馬 俑
類型眾多 個性鮮明
將軍俑 久經沙場,肩負重任
武士俑 威武凝重
騎兵俑 勇猛善戰
兵車俑 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弓拏手 張弓搭箭,神情專注
馬 俑 形體健壯,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