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蘇版五年級下冊《水》第二課時
國標蘇版五年級下冊
水
淮陰區教研室 魏曉林
【教材分析】
《水》系蘇教版國標本第十冊的一篇課文,原文題目為《餓水》。課文敘寫了“我”出生的村子嚴重缺水,人們愛水、盼水、節水。回憶孩提時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無比珍貴。兩處細節描寫:下雨時,在雨水中洗澡;炎熱時,母親用“一勺水”為“四兄弟”消暑納涼,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片段。
2.體會下雨時,孩子們、大人們在雨水中洗澡的快樂和缺水的艱難。
【教學重點難點】
體驗缺水時村子里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體會水的珍貴,缺水的苦澀。
【設計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緊緊扣住“雨中洗澡的快樂”展開教學,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讓學生感悟到這是一個缺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別珍貴。在品讀課文時,以讀為主線,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
教學過程:
第 二 課 時
一、激情導入,提示課題
1.上節課,同學們初步閱讀了這篇課文,生字詞會寫了嗎?打開默寫本,聽寫詞語。
勺 膝
2.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跟隨著作者馬朝虎走進了他的家鄉,那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
二、初步感知
1.是呀,作者的家鄉是一個缺水的地方。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跟隨著作者馬朝虎走進了他的家鄉,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看看文章那些地方觸動了你的心弦,和你的經歷對照一下,想一想,并把你的感想寫在書上。不動筆墨不讀書。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寫感受。
2.剛才邊讀邊思,邊思邊記,現在,誰說說課文那句話讓我們體會最深,并說說你的感受。
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3.圍繞這句話作者寫了哪些事例?重點寫了哪兩個事例?
先寫為了一擔水,要到“十公里之外”“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再寫下雨時人們用雨水洗澡;然后寫驕陽無雨時母親用一勺水為四兄弟解暑納涼的情景。重點寫后兩個事例。
4.因此,村里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
“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
(1)生讀。
(2)你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3)再讀。
4.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因為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分男女生讀
5.全班齊讀。
6.同學們,如果你就生活在這樣的地方,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你愿意呆在那里嗎?為什么呢? 板書:苦
三、品味細節
(一)感受雨中洗澡的痛快
過渡:生活在這樣一個缺水的地方,人們對水會有一種什么樣的感情?請同學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問題。
生默讀
★人們對水很渴望、期盼。
師:從哪里看出來的?
★“下雨天是村子里每個人都期盼的日子。”
師:為什么村子里每個人都期盼下雨?
★下雨天可以儲水。
★下雨天可以洗澡。
★下雨天可以喝到水。
……
【精品“水窖”】
“那時侯,家家戶戶都建有水窖,用來在下雨天儲水,以備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使用。”
指名讀句子,教師相機詢問。
(1)什么叫“儲水”?
★儲水就是將水存起來。
(2)為什么要儲水
★因為這里太缺水了,有水趕快存起來,不然很長時間就沒水了。
★是因為這是一個缺水的地方,儲水是為了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使用。
師:帶著你現在的理解讀好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