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家鄉的橋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作者家鄉小橋的特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致.
3.品味課文語言,體會作者愛鄉,懷鄉之情.
教學準備
1.推薦誦讀王維的《歸崇山作》一詩,了解詩意.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難點
了解小橋的特點,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啟發,引出課題
讀《憶江南》.小橋流水人家,青山綠水環繞,這就是美麗的江南.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課文走進江南,去領略迷人的江南景致,尤其是那令作者無比留念的家鄉的橋.(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生字,詞;想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檢查自學情況.
三,品讀課文,了解特點
1.快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家鄉的橋.
2.學生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發言相機板書;小橋多,橋形獨特,橋名美.
3.找出文中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地方,讀出美感.重點指導:
(1)橋連接著一個村莊與另一個村莊,連接著一戶人家與另一戶人家.如果提個籃子趕集去,那不經過八座十座小橋才怪哩!
(2)夜里,你撐條小船穿過去,那光景,會使你懷疑是不是進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夜里給你的感覺是什么,你會聽到什么 要求讀出夜的寧靜,和諧,體會情境美.
(3)有趣的是,在青石上鑿就的橋名,字體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隸,或楷或草,有的飄逸瀟灑,有的剛勁雄健,跟橋相襯相映,又平添了幾分情趣.
課件演示草,篆,隸,楷字體,體會”飄逸瀟灑”“剛勁雄健”等詞的意思,并通過給各種橋配不同字體的橋名體會”相襯相映”.
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出自己的感悟.
四,探究體驗,感悟橋趣
家鄉的小橋不僅造型千姿百態,而且橋的名字也非常美,讓人領略到江南水鄉的特色,真令人向往!在這么美的地方一定留下了我們愉快的童年生活.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5段,思考:
(1)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說說橋鄉孩子可以參加哪些活動 想象一下他們在各項活動中的樂趣.
2.指名反饋.
引導學生讀好重點句,說說體會.
“實在玩累了,蕩一條小船進橋洞,舒展四肢平躺著,那涼悠悠的風,輕輕蕩漾的波,轉眼就把我們送入了夢鄉……”
3.小結:家鄉的橋真是我們的樂園!有感情地朗讀第5段.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總結.作者忘不了家鄉的橋是因為(),(),()……是啊,家鄉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回憶,令人向往.難怪作者愛鄉的情懷如此濃烈,難怪他一直最戀的還是家鄉的橋.
2.讀了課文,也說說我們的家鄉.家鄉的什么地方是你的樂園 說給大家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