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五年級第九冊第17課【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對象】五年級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查找資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欣賞有關橋的美術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2、 引導學生了解橋的結構和造型特點,了解、欣賞橋的造型美。
3、 啟發學生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家鄉的橋,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教學重點】用自己的繪畫形式創作家鄉的橋,體驗橋的造型美。
【教學難點】了解橋的結構、用途,感受橋的造型美。
【教學準備】
1、教師:有關橋的課件、紙、勾線筆。
2、學生:收集有關橋的圖片和資料、紙、喜歡的畫材。
【作業要求】用自己的繪畫形式自由命題創作一副家鄉的橋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3分鐘)
1.課前教師布置了用各種形式查找有關橋的資料,了解了有知橋的知識。
2.揭題引入:屏幕顯示《家鄉的橋》圖片,教師提問:同學們對這個景點有印象沒有?這個景點在什么地方?在哪個季節最美?
揭示課題,這是我們家鄉的橋,今天我們就來表現它。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橋。我們先來玩下知識競答,看哪位同學課前預習的好。出示搶答題
1. 中國最古老的橋?
公元35年東漢光武帝時,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間,出現了架 設在長江上的第一座浮橋。
2.中國最長的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 ——它也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3.我國古代石拱橋的杰出代表是舉世聞名的河北省趙縣的什么橋?
趙州橋
(【設計意圖】課前引導學生自主查找資料,了解橋的有關知識。以搶答游戲的形式,確認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實效性,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二、發展階段(12分鐘)
1.橋的種類很多,有浮橋、吊橋、索橋、梁橋等等。這些造型各異的橋讓我們的交通更為便利快捷的同時也見證著我們家鄉的變遷,美觀實用的橋給我們居住的城市帶來了美,成了家鄉一道道美麗的風景。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來欣賞不同的橋:
(1)它們的用途是什么?
生:美觀、實用的橋給我們居住的城市帶來了美。
(2)橋的形式多樣,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它們的共同之處?也就是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不同之處?形狀材質?(師生討論,師出示課件)
相同點:生:橋梁由橋梁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以及橋梁防護建筑物組成。
不同點:生:橋梁的橋墩粗細的變化、護欄的變化、橋燈的變化、橋的裝飾的變化。
橋的結構:橋面,橋欄,橋洞。
生:造型方面:有拱形的,水平的,拉索的…
材質方面:有木材,有石料的,有水泥的…
色彩方面:有簡潔明快的單色,也有復雜多變的復色…
教師小結:不同的橋,雖然造型不同,材質各異,都具有不同的美感,背后還流傳著許許多多動人的事故和傳說,具有不同的歷史價值和考古價值。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分析橋的圖片,讓學生自主探究,從中發現橋的用途和結構,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家鄉的橋真是太美了,想不想動手畫一畫?怎么畫?老師根據學生說,用線描的形式示范作畫過程。
(【設計意圖】示范起到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的作用。學生在在教師直觀的示范過程中明白將要采用的作畫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