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教學指導
初顯身手
找關于智謀的典故和成語是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使學生更多地了解關于智謀的有趣的故事,拓寬知識面。
歷史上有很多關于智謀的故事,形成了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語。比如:圍魏救趙、空城計、破釜沉舟、隔岸觀火、調虎離山……教學前,教師要認真做好動員和布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查找資料。課上,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查找結果。比如個人表演的活動有講故事、猜故事等,小組匯報的有分角色朗讀、課本劇等,全體同學要在對表演的同學及時進行評價。
筆下生花
本單元的習作是讓學生模擬“少年法庭”對事件做出評判,并設想評判結束后,案中人物的不同想法,這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習作空間,有利于學生發揮個性,自由表達主題。在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這項活動雖是寫的練習,但是,一定不能只進行寫的活動。教學時,可以先引導學生讀懂要討論的文字,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從人物的處境入手,分別分析他們各自做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做?現在他們都是怎樣對待這件事情的?讓學生大膽展開討論,將他們的想法一一展示出來,然后選擇自己認為最有道理的寫下來。注意將語句寫通暢、簡潔,意思明確。寫完后,組織同學讀一讀,評一評,看看誰的語言最簡練,不但把話說通,而且把話說好,爭取做到字斟句酌。
講評時可按不同的評判結果分組,學生互評,教師巡視指導,逐漸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小組評議后,選出有代表性的習作,在班上交流。
金鑰匙
課堂討論,大家應該圍繞一個議題發表意見。如果自己準備的發言,不符合大家的議題,就暫時等一等。這兩個要求,都是學生在分組討論時應該注意的。但是,教師們不要在本單元最后單獨地將這個學習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如果能夠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適時地提出來,再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活動加以鞏固,學生一定會比較自然地掌握,提高課堂討論的目的性和實效性。
本單元的“金鑰匙”,可以不單獨出現,滲透在每節課中,提示學生圍繞主題發表意見,如果自己的發言不符合大家的議題就先等一等。同時,在傾聽的過程中發現別人的優點、自己的不足,提高課內外語文綜合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