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第十冊全冊教案3
6、全班交流:談自己欣賞的圖圖。
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五幅“征難圖”
a、“騰越南五嶺”.“疾跨烏蒙山”
(1)出示:“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2)想象這五嶺、這烏蒙是什么樣的山呢?紅軍在翻越這些山的時候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3)這“逶迤的五嶺”、“磅礴的烏蒙”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細浪”、“滾動的小小泥丸”呢?那該怎么讀呢?(體會詩句反襯紅軍的英雄氣概,突出紅軍藐視并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
(4)再帶著對紅軍崇敬的心情讀一讀。
b、“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
(1)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2)補充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回憶《飛奪瀘定橋》等課文,感受長征途中的險惡。
(3)感受自然環境的險惡和與敵人戰斗的激烈,體會紅軍的無畏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
(4)從這九死一生、背水一戰、急流險灘、槍林彈雨、嘹亮號角、奮不顧身的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能把它讀出來嗎?
c、“喜踏岷山雪”
(1)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2)翻越大雪山,帶給紅軍的又是什么呢?讀一讀。
(3)克服了重重困難,勝利就在眼前,這一切怎么不令紅軍欣喜若狂、興奮不已呢?讓我們把紅軍的這種勝利之喜、這種萬丈豪情通過聲音讀出來吧!
4、加深理解,回歸全文。
a、 紅軍長征僅僅遇到了這五個困難嗎?
(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中可以體會到,在這25000里的長征路上,英勇的紅軍戰士要走過萬水千山,要紅歷過千難萬險。)
b 那毛主席為什么只寫了五幅“征難圖”?(它是由幾幅畫構成的包容天地、氣象萬千的歷史畫卷,包含了紅軍長征途中所有的艱難困苦,只是這些太多,說不完、道不盡,詩只選幾個典型的畫面作藝術概括。)
三、播放歌曲,提升情感。
1、 讓我們帶著對紅軍英勇無畏、不怕艱險、樂觀向上的贊嘆之情,再來朗讀全詩吧!
2、 播放歌曲
四、朗讀背誦,布置作業
1、熟讀成誦。
2、課后收集毛澤東主席的詩詞,感受其詩詞的風格。
板書設計:
20、七律 長征
騰越五嶺圖
疾跨烏蒙山
巧渡金沙江 英雄氣概
飛奪瀘定橋 樂觀精神
喜踏岷山雪
教后反思:
21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結合課文內容說出“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等句子的含義。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具準備 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談話導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事。板書課題:21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2、簡介彭德懷。
3、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事?
二、自讀課文:
1、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②畫出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③思考揭題時所提出的問題。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