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第十冊全冊教案3
啟蒙: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智慧得以初步開發。
混沌: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
3. 通讀課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1~3):寫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親的歌謠使“我”懂得了對故鄉的愛,對民間藝術的愛。
第二段(4~8):寫母親在夏夜給我講神話故事、唱童謠、猜謎語,啟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寫母親是啟蒙老師,為“我”飛向詩歌王國奠定了基礎。
4. 質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出示課文插圖:看了這溫馨的畫面,你會想起什么?或想說點什么?
2.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浸透著母親無數的心血與汗水,蘊涵著母親無盡的牽掛與關愛。這一課,就讓我們走進這籬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聽這位農家母親的聲音。
二、精讀指導
1. 學習1~5自然段
(1) 自由讀,注意捕捉讀時內心的感受
(2) 學生交流感受
① 籬笆小院和諧、愜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籬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詳的母親,乖巧的“我”。
② 母親的嗓音甜潤、輕盈: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
(3) 誰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誦母親所唱的歌謠?
(4) 女生齊讀2、3自然段。
(5) 出示: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①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② 交流:母親的聲音甜美,充滿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親動人的音韻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飄逸。
(6) 這樣的日子雖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如果你就是籬笆小院那個被媽媽摟在懷里的孩子,聽著這樣的歌謠,你會想些什么?
(7) 齊讀: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4.學習6~13自然段
(1) 自由讀6~9自然段,找出描寫母親形象的一句話
(2) 出示:此時明月以至中天,母親沉浸其中,顯得莊嚴肅穆,有如玉石雕像。
①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親沉浸其中,顯得莊嚴肅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 指導讀出“我”對母親的崇敬之情。
(3) 自由讀10~13自然段
①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② 交流
③ 分角色朗讀母子間的對話
5.母親的歌謠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變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6.出示:最后三句話
(1) 從這三句話中,你能看出“我”想對母親說什么?
(2) 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
(3) 再讀,體會其中包含的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 指名讀,齊讀。
三、總結全文
1. 默讀課文,討論:作者為什么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
2. 讓我們輕輕閉上眼睛,走入記憶的長河,再在母親的愛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 世界上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你的母親在你成長的歷程中給過你什么幫助?你想對她說些什么?
板書:
17.月光啟蒙
唱歌謠
講故事 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謠 飛向詩歌的王國
猜謎語
18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能用書后的詞語造句。
3、通過探究式閱讀,自主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設計特色:探究式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猜題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