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 第二課時
鄭和遠航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讀:鄭和遠航。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課文有哪些了解呢?
3、過渡:是的,六百年前的一個夏日,在蘇州府劉家河碼頭,鄭和的船隊“揚帆起航”,開始了震驚世界的遠航,這是古代航海史上最壯觀的一幕。
二、精讀課文。
(一)相機映示:讀:
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1、把這段話好好讀讀。
2、你讀懂了什么?
3、就這一段,你想問些什么?
【引導質疑,如:①鄭和遠航,規模有多大?時間有多長?范圍有多廣?②為什么說“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③為什么說“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二)有了問題,怎么辦?是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仔細去讀讀全文,相信你會找到答案。別忘了用不同的符號劃出與問題相關的語句,有什么感受可在邊上寫一寫。
1、學生讀書,圈劃批注。
2、把學習收獲與小組的學習伙伴談一談。
(三)通過讀書,你弄明白了哪個問題?
【彈性設計】
a、當學生說到問題①時,導:從哪兒可看出規模之大呢?
1、抓“人山人海”“兩萬七千多人”體會“人多”。
2、相機映示:兩百多艘船只整齊地停*在碼頭邊。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別雄偉壯觀,這些大船又叫“寶船”。每艘寶船長150米,寬60米,有十多層樓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桿和十二面風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有二三百人駕駛。船上配備著航海羅盤等當時最先進的儀器。緊挨著寶船的還有許多戰船、糧船和水船。
出示:出航及“寶船”進一步理解規模氣勢之大。
(1)把這段仔細地讀一讀。學生讀書。
(2)船隊規模之大,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指名讀,評價讀:他讀得怎么樣?再指名讀。
(3)呀,這“寶船”好長、好寬、好高啊!你看咱們的教學樓:
映示:
教學樓 、寶船 相比
長 35米 150米
寬 8米 60米
高 四層樓 十多層樓
指名說。一艘寶船就要好幾個教學樓那么大呢!
(4)、讓我們再來讀讀第二自然段,相信你會讀得更好!齊讀。
3、還從哪兒可看出?“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1) 示文,再讀一段,你從字里行間還能讀出什么來?特別從哪里?
(體會鄭和十分威武自信)
(2) 示圖,這是個多么威武自信的人啊,你該怎么來讀?指名讀,齊讀。
4、還從哪兒找到了答案?指名說(第6節)
5、是啊,鄭和遠航,規模好大呀!引讀: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三十多個國家。出洋七次,長達 28 年;范圍之廣,到達了 30多 個國家。
6、出示:航行圖。這就是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線圖。鄭和前三次下西洋到達古里即返航,后四次則橫渡印度洋,到達了阿拉伯及非洲的東海岸,最遠到過木骨都束、索馬里和肯尼亞。
7、引入歷史資料:
在鄭和遠航87年后,哥倫布才開始為期十年的到美洲的四次探險;在鄭和遠航的114年之后,麥哲倫才開始那次環球的航行。他們率領的船只只有兩三艘,隨從不過2、3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