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 第二課時
8、所以書上說,讀: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9、此時此刻,你最想說:
b、當學生答到問題②時,導:你是從哪里讀明白的?
1、把第5自然段再細細地去品味一番,讀著讀著,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當學生講到“遇上險惡的風浪”時,導:
(1)誰的眼前也浮現出了這樣的畫面?再指名說。
(2)書上這樣寫道,映示:狂風呼嘯著,海水像脫韁的野馬,奔騰咆哮,巨浪瘋狂地撲向船隊,仿佛要把船只撕裂。同時播放海浪聲。
把這句再好好地讀一讀,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3、當學生講到“遇上海盜”時,導:
還有誰想說?
4、從1405年到1433年,28年間,鄭和率領船隊出洋七次,遇到到險惡的風浪,遇到過海盜的襲擊,還會遇到——?
5、面對如此險境,鄭和總是——引讀課文。再[映示]——讀:鎮定自若 嚴陣以待 奮勇向前 化險為夷——好一個鄭和!
6、此時此刻,你想送鄭和一句什么話?(不畏艱險,有勇有謀,鎮定自若。。。)
7、是啊,當鄭和的船隊從木骨都束回來時,不僅帶回來了十七國的使節,他們都同明朝建立了邦交,還帶回來了非洲的珍禽異獸,有獅子、金錢豹、麒麟、千里駱駝和鴕鳥等等。所以說,鄭和遠航,引讀: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誰來用上關聯詞來說這句話。
c、當學生答到問題③時,導:你是從哪里讀懂的?
1、認真去讀讀第四自然段,去文中看一看,聽一聽。
2、船隊出了長江口,……希望和他們友好交往。你仿佛聽到了:
映示:國王對鄭和他們說:
大臣們對鄭和他們說:
老百姓對鄭和他們說:
3、是啊,鄭和出使,使者態度之友好親切,且帶去了咱們中國名揚海外的絲綢、瓷器。 出示:絲綢,陶瓷圖片,體會名揚海外,增加自豪感。
4、所以說:鄭和出使——示文,有力地——讀: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真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四)同學們,學到這兒,你的心情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