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推敲 教案2
2、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講“推敲”這個故事的經過的?(第2-7自然段)
二、細讀第2-7自然段
1、快速閱讀課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討論以下填空題。
(1)賈島去(),不巧(),賈島()寫下了()這首詩。
(2)返回長安途中,他對詩中()這個字猶豫不決,不知不覺()。
(3)結果他沖撞了(),和()商量了起來。
(4)韓愈認為還是用()好,理由有三:一:()二:()三:()
2、回答題(1)
(1)指名回答。
(2)板書:即興。提問:為什么說賈島是即興寫下了這首詩?(觸景生情;事先沒有準備寫,臨時寫下的。看到眼前的景色,卻拜訪朋友但沒有遇到,讓他思緒萬千。)
(3)是什么樣的景色讓他產生了作詩的欲望呢?引導學生看圖,表達。
出示: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沉睡的小鳥。
(4)是啊,賈島觸景生情,留下了一首詩送給他的朋友。
(板書:留詩贈友)
(5)出示《題李凝幽居》。齊讀。
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3、回答題(2)
過渡:在我們的眼中,這已經是一首非常完美的詩了。可是賈島卻不這么認為。
[/color][color=#228b22](1)指名回答問題2。
返回長安途中,他對詩中()這個字猶豫不決,不知不覺()。
(2)賈島為什么會猶豫不決?找課文中的話來回答。
[他覺得“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些。]
引導比較“不夠妥帖”與“更恰當些”,體會賈島做學誤碼的認真態度和一絲不茍的作風。
(3)為了這一個小小的字眼,賈島費盡了心思。想象一下,賈島騎在毛驢上,會是什么樣子?[學生自由表述,相機理解“吟哦”一詞。]
(4)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出示,指導朗讀。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走進了長安城!
(5)小結:為了詩句中的一個字,賈島反復“推敲“。這是故事的發展。
(板書:反復推敲)
4、小組學習活動。
過渡:剛才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表現得非常精彩。下面,我們來換一種學習方式——自學。
(1)三人小組自學4~7自然段,出示自學要求。
○交流3、4題填空。
○根據課文內容,設計賈島與韓愈的對話,并想象人物的動作、表情及心理,試著兩兩配合表演出來。
(2)自學。
(3)集體交流。
①交流填空。
②交流人物對話。
△ 指名一學生與老師配合表演(或學生表演,教師相機指導)。
△ 兩學生獨立表演。
(指導學生板書:共同斟酌確定用“敲”)
5、小結:賈島聽了韓愈的解釋,連連點頭,將詩中的“推”字改成了“敲”字。
再次齊讀《題李凝幽居》。
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三、學習第八小節。
過渡:這首《題李凝幽居》一直流傳至今,關于“推敲”的故事也傳為佳句。
1、同學們,推敲原來是指兩個不同的動作。學了課文,你們知道現在人們用“推敲”指什么嗎?(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
2、學了課文,你覺得賈島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提高
過渡:是的,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都像賈島那樣,做學問態度認真,文學作品追求完美。王安石就是典型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