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談主題教學(一)--東小教師
回顧自己的學校生活,檢索在學校積累的知識,如目不暇接的“滿漢全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這些“片斷”知識不是被遺忘就是無法與其他經(jīng)驗作鏈接。尤其是在目前知識爆炸的時代,許多昨天的知識和方法在今天新知的浪潮席卷之下溶解了,猛然間,我覺得所學內(nèi)容變成一場空。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作為學校的業(yè)務校長,我深深懂得: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是教育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中探討的重要問題。因此,目前我面臨的任務不光是教學實踐,還要對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反思,通過對教育教學的深入研究,進行進一步的整合與創(chuàng)造,形成既符合課堂教學實際,又能指導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師課堂效率的科學的課程體系──這對我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那么教師怎樣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有效地積累智慧和情感,立體建構(gòu)一個教學體系,在主課堂上做到合理高效,追求教學最優(yōu)化,使教師和學生以整體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生命奠基?我讀了西方統(tǒng)整課程理論,聯(lián)想到了比較文學中的母題研究,于是就提出了“主題教學”。
這里的主題,不是思想主題,不是知識主題,也不是寫作主題,而是文化主題。即以人文性為線索,兼顧語文知識和能力以及思維發(fā)展等,類似于比較文學中的母題。于是,在語文教學中,我將語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單一的內(nèi)容和形式重新作一番統(tǒng)整。這樣的教學,密度強,容量大,學生所學習的知識是不可限量的,如信息資源的獲得,價值取向的形成,當然也包括知識以及能力的掌握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