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 教案(精選6篇)
金蟬脫殼 教案 篇1
唐超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4、5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金蟬脫殼的全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之處。
3.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4.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精讀課文,剖析細節(jié),通過讀、觀、議等方式品味金蟬脫殼的神奇。
2.拓展延伸,在討論中領(lǐng)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具體,引導(dǎo)學生嘗試將其運用到生活和寫作中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認識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對自然科學研究的去向。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預(yù)習課文,搜集有關(guān)金蟬脫殼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競猜謎語,激趣導(dǎo)入
1.猜有關(guān)昆蟲的謎語。
2.齊讀課文1、2自然段,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金蟬脫殼》這一課的第一部分,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呢?
(1)學生交流感受
(2)師出示幻燈,自然過渡到學習第二部分。
3.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蟬脫殼這一神奇的秘密的!
二、合作探究,展開研讀,學習第二部分。
(一)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
2.交流(師板書)
板書: 脫殼前(3)
脫殼中(4)
脫殼后(5)
3.師:蟬脫殼前是什么樣子呢?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第3自然段中描寫蟬脫殼前樣子的語句。
(2)指名答。
(3)齊讀“突然┅┅不動了。”
(4)師:蟬蟲停下來不動,它想干什么呢?指名讀“夜幕降臨┅┅換上華麗的新裝。”
(二)理清順序,掌握重點。
1.師:大家都很想去了解蟬是怎樣脫衣的吧?讓我們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這個過程的神奇所在吧!
2.默讀第4自然段,指名說從這段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金蟬脫殼的順序是怎樣的呢?指名答。
幻燈出示:背—→頭—→腳—→尾
4.師: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關(guān)語句畫出來,然后給大家說說你的感受。
5.出示蟬尾出殼的內(nèi)容。
(1)默讀思考:這段圍繞哪句話來寫?請在書上用“____”標出來。
(2)這一段是怎樣表現(xiàn)出蟬尾出殼過程的有趣?師指導(dǎo)學生抓住描寫動作的詞進行交流。
(3)師總結(jié):這一情景描寫生動,用詞精確,和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是分不開的。
(4)作者用一連串的動詞將這一過程刻畫得處栩栩如生。齊讀,體會作者細致的觀察力和用詞精確。
6.師:第4自然段有順序地描寫了蟬背、頭、腳、尾出殼的過程。師引讀第4自然段。
(三)小組交流,合作填表。
1.各小組自由讀第5自然段,討論填寫:金蟬脫殼后,各部位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部 位 變 化
2.全班交流填表情況。
3.齊讀第5自然段。
(四)演示過程,直觀感受。
. 1.師:如果你親眼觀察到蟬出殼的完整過程,你的感受會怎樣?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2.幻燈演示金蟬脫殼的完整過程,加深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理解。
3.學生談觀后感受。
4.齊讀:這真是奇特動人的情景!板書:奇特動人
三、朗讀品位,體會情感。學習第三部分
1.師:正因為這過程奇特動人,所以脫殼后的蟬在作者眼中與以前不同了。
2.齊讀第7自然段,體會作者欣賞、喜愛的心情。
3.找一找全文中描寫作者欣賞、喜愛感情的語句。(指名說)
四、總結(jié)全文,學法指導(dǎo)
1. 師總結(jié),回顧重點內(nèi)容。(順序及蟬尾出殼)
2.師: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什么?(一雙慧眼善于觀察)
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現(xiàn)出作者在“觀察”?
幻燈出示:搜索——發(fā)現(xiàn)——聚精會神地盯著——仔細地看著
3.出示巴甫洛夫觀察名言。齊讀,體會觀察的重要性。
4.處處留心皆學問,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觀察的重要性,當我們進行觀察時應(yīng)注意什么?
(1)有順序
(2)有重點
(3)有感情
五、拓展延伸,活學活用。
1.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本單元課文中描寫的可愛的小動物.
幻燈出示,欣賞本單元出現(xiàn)過的小動物。
2. 師:老師知道很多同學家里都養(yǎng)了小動物,而且同學們還進行了仔細地觀察。
請你抓住一個重點來描述你家的動物小明星。
六、作業(yè)設(shè)計
制作動物明星卡,進行展示。對你觀察的小動物進行細致觀察,抓住一兩個重點進行描述,配上圖片,制成動物明星卡。
板書設(shè)計:
7.金蟬脫殼
脫殼前(3) 有順序
脫殼中(4) 奇特動人 留心觀察 有重點
脫殼后(5) 有感情
金蟬脫殼 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4、5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讀、觀、議等方式品味金蟬脫殼的神奇。
3. 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 。
【教學難點】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體把握,溫故知新
1.今天這一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金蟬脫殼。
2.在文中,作者感嘆道:“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課件出示句子)
“這”指的是什么事情?(金蟬脫殼)
金蟬脫殼神奇有趣,再讀課題。
文中還有個感嘆句也說金蟬脫殼神奇有趣,你能找出來嗎?
出示“這是多么奇特動人的情景啊!”
指名讀好兩個感嘆句。課件點紅“神氣有趣”“奇特動人”
3.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課文,來細細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
[設(shè)計意圖:“提領(lǐng)而頓,百毛皆順”,抓住關(guān)鍵詞“神奇有趣”、“奇特動人”統(tǒng)領(lǐng)全文,令教學目標更加簡明,教學內(nèi)容更加簡約。同時,誘發(fā)學生了與課文學習相應(yīng)的感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進入學習的情境中。]
二、精讀課文,積累內(nèi)化
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課文是按照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后這樣的的順序來寫的。(教師相機板書:脫殼前 脫殼時 脫殼后)
1. 感受奇特動人
脫殼前
下面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金蟬脫殼前的第三自然段,自由朗讀,圈畫出最讓你感到金蟬脫殼時奇特動人的地方,用心體會。
【設(shè)計意圖:現(xiàn)代閱讀教學論研究專家劉守正先生指出:“閱讀心理發(fā)展是一個整體認識的心理發(fā)展過程,即瀏覽語言文字,形成整體,然后揣摩文章的布局謀篇,遣詞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體上,獲得發(fā)展了的整體印象”。整體閱讀的語文教學模式,能使學生在紛繁的材料中分清主次,在眾多的現(xiàn)象中看出本質(zhì),在復(fù)雜事件中把握主旨,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發(fā)展學生健全的認知結(jié)構(gòu)。我們的這部分設(shè)計體現(xiàn)了這樣的一種理念,放手讓學生去閱讀思考,從整體上感知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的過程,這樣,學生一下子就理清了課文的脈絡(luò),輕松地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
①我們先看金蟬脫殼前有什么神奇動人的地方?
出示: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正沿著柿子樹往上爬。當爬到一個枝丫上時,它用腳緊緊抓住樹皮上的一處裂口,停在那里不動了。
②交流點撥:“我發(fā)現(xiàn)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這句話寫出了金蟬脫殼的樣子。預(yù)設(shè):我覺得蟬蟲脫殼時全身發(fā)著金黃色的亮光,非常漂亮!(因為蟬蟲脫殼通身發(fā)著金黃色的亮光,所以被稱為——“金蟬”,真漂亮!那請你來讀一讀)
我從“金黃色亮光”,“肥肥的”這兩個詞語體會出蟬不僅漂亮,而且可愛。(你來讀讀蟬的可愛、有趣。)
我從“緊緊抓住”“停在那里不動了。”可以想象金蟬脫殼時一定很用力,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你能加上自己的想象,這是學習語文的很好的方法之一。)
我們一齊來邊讀邊想像,讓金蟬脫殼前的情景在你的腦子里“活”起來。
③作者是如何觀察這一神奇有趣的情景的呢?
抓住“上下搜索”“輕手輕腳”“躲在”“聚精會神”這些體會作者的善于觀察。
脫殼時
(1)品讀金蟬脫殼的順序。
此時的作者已經(jīng)悄悄地跺在樹背后,準備觀賞這奇特動人的一幕了。請快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蟬脫殼的順序。
出示:“蟬的( )露出來了,接著( )鉆出來了,而后( )出來了,最后是( )脫殼而出。”
背—→頭—→腳—→尾
指名回答——齊讀。
(2)在這個過程中,你覺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奇特動人呢?請同學們再來讀課文,可以在旁邊寫一寫批注。
[設(shè)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dǎo),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閱讀中第三階段的對默讀的要求是: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本環(huán)節(jié)設(shè)置的兩次自由讀文,有目標,有梯度,讓學生和文本的接觸顯得充實而有效。]
①出示:蟬蟲整個身體……一會兒變成了深綠色。
預(yù)設(shè)一: “立刻”寫出了蟬露背時很快。“抽搐”“裂開”這些動詞把蟬背出殼時情景寫得具體。可以用手作蟬蟲演示,讓學生有個形象感知。
“保護甲顏色的變化從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我覺得非常神奇。
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體會顏色變化很快、很神奇,就像我們前一課學習的變色龍一樣。(指導(dǎo)朗讀)
②出示:接著,頭鉆出來了……像兩顆花椒籽一樣又黑又亮。
預(yù)設(shè):從 “鉆“字我感受蟬的靈活、調(diào)皮。
“像……一樣”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蟬的可愛。
“透明發(fā)亮”“大眼睛”寫出了蟬出殼后的透明發(fā)亮,更美了。
(指導(dǎo)學生反復(fù)朗讀)
③出示:最有趣的是蟬出殼時的情景。……整個動作配合的自然協(xié)調(diào)。
預(yù)設(shè):抓住未出殼的蟬尾“抖動”、“伸著”,已經(jīng)出殼的上半身“仰”、“撲”,再用腳“抓” “抽”,感受其動作配合的自然協(xié)調(diào),領(lǐng)悟神奇動人。
④作者用一連串的動詞將這一過程刻畫得栩栩如生,這和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分不開的,我們一齊來讀讀這段話,還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細細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小結(jié):這真是奇特動人的情景呀!(點擊板書)
脫殼后
這只蟬已經(jīng)脫掉了舊衣,換上了華麗的新裝,我們走近去仔細瞧一瞧,它的哪些部位發(fā)生了變化?①重點理解:“奇跡般的變化”:
翅膀、觸角的變化。
身上的顏色由淺而深—深綠色—棕褐色
②蟬兒就像一位魔術(shù)師。齊讀進一步感受“奇跡般的變化”,領(lǐng)悟神奇動人。
③指導(dǎo)背誦。
【設(shè)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我們應(yīng)積極倡導(dǎo)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于高年級段的學生來說,還要能達到: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guān)詞句的內(nèi)涵,體會其表達效果。因此,我們在進行這部分的教學設(shè)計時,緊扣“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這一中心,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關(guān)鍵詞------體會理解------朗讀感悟”展開教學,著重幫助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引導(dǎo)學生層層深入的與文本對話。在教學中,我們也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shè)一個自由的學習空間,讓他們自由地暢游在科學的殿堂,讓他們自由地發(fā)揮想象,我想這樣的教學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詩意誦讀,情感升華
1.剛才我們通過語言文字感受了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現(xiàn)在我們親眼觀賞一下金蟬脫殼的完整過程。
播放課件,教師詩意描述:
每個夏夜,都會有蟬蟲從土里面爬出來,這個洞,就是它爬出來時留下的生命痕跡。
如果蟬有神經(jīng),應(yīng)該也會有蛻變的陣痛吧?
或許這種陣痛是避免不了的。
你瞧,它用盡全身的力氣
一挺腰,再挺腰……
好累啊!先休息一會。
好了,繼續(xù)努力。
準備好,用力將全部的血液,灌進翅膀……
當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亮起,經(jīng)歷了五次蛻變的它已經(jīng)爬上高處,準備起飛!
想來,它是快樂的!
為了這一季的飛翔,它在土壤里度過了少則兩三年,多則十幾年的漫長的黑夜!
2.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想說的?
預(yù)設(shè):我覺得蟬脫殼的整個過程是如此艱辛。
雖然出殼時的動作配合得自然協(xié)調(diào),沒想到蟬在黑暗的泥土中忍受了如此長痛苦艱難的。
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過程,蟬創(chuàng)造奇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得到生命的超越。
這是一個奇特而美麗的過程。
3.師引讀: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蟬兒,它是那樣——五彩繽紛,就像——,而留在一旁的蟬殼——。
【設(shè)計意圖《文心雕龍·情采》中寫道:“情者文之經(jīng),辭者理之緯;經(jīng)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這樣的設(shè)計旨在用詩一般凝練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引導(dǎo)學生感受生命的華美在于經(jīng)歷苦難而無所謂懼;生命的永恒在于將生命中最光輝的剎那奉獻給了人類;生命容不得我們等待,寧可冒險去死,也不要安逸地活】
四、設(shè)疑再讀,學法指導(dǎo)
1.設(shè)疑:課文除了具體寫金蟬脫殼奇特動人的情景外,還寫了“我”的活動。有人說,題目是“金蟬脫殼”只寫金蟬脫殼就可以了,寫不寫“我”無所謂,你們怎么認為呢?請大家再快速瀏覽一下課文,看看文中的“我”都做了些什么,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2.交流反饋。
引導(dǎo)學生抓住描寫“我”細細觀察的詞句進行通讀,領(lǐng)悟沒有“我”的細致觀察,金蟬脫殼的過程就不會如此神奇動人。
3.處處留心皆學問,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觀察是多么的重要啊,因為有了作者的仔細觀察,我們今天看到了一個驚心動魄的過程,一個驚鴻一瞥的絢麗,一個奇特而美麗的過程。送給同學們一些名人名言,明確觀察的重要意義。(名言出自本單元練習)
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蘇霍姆林斯基
4.本單元的4篇課文都圍繞“自然的奧秘”這一主題。其中,《變色龍》和《金蟬脫殼》則給我們提供了兩個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范例,使我們知道應(yīng)該怎樣去仔細觀察。今天,我們也要來完成一篇觀察日記,把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寫下來。
要求:觀察一種動物的外行、特點,寫一篇觀察日記。
[設(shè)計意圖:回顧本單元課文特點,并結(jié)合單元練習中關(guān)于“觀察”的名人名言教學,旨在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相信這樣的練筆一定是有效的。]
板書設(shè)計:
脫殼前
7.金蟬脫殼
(奇特動人) 脫殼時 生命贊歌
脫殼后
[總體設(shè)計意圖:
教學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知識傳授的過程,它蘊涵著生動的情感和態(tài)度。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通過“整體把握,溫故知新;精讀課文,積累內(nèi)化;詩意誦讀,情感升華;設(shè)疑再讀,學法指導(dǎo)”這樣四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螺旋上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引領(lǐng)學生與文本對話,從而感受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出示,教師詩意的描述,揭示和拓展生命的意蘊,學生在情感的氛圍中被浸潤、被陶冶、被感動,成為既具有知性、理性,又充盈著靈性和感性的整體的人,學生透過語言文字自然感悟?qū)ι馁澝馈?/p>
教學生學語文,從某種角度來講,就是要引領(lǐng)學生走進語言文字之中,擁抱語言文字,感受語言文字,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本設(shè)計中我們指導(dǎo)學生反復(fù)誦讀,通過朗讀訓(xùn)練的層層深入,在語言的海洋中盡情遨游,乘風破浪,獲取精神養(yǎng)料。我們抓住精彩的詞語,關(guān)鍵的動詞,指引學生咀嚼、感悟、品味的抓手。使學生在讀中知有所獲,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金蟬脫殼 教案 篇3
《金蟬脫殼》教案一、導(dǎo)入揭題 1.板書“蟬”,引進學生對蟬的記憶。(蟬,又名知了。大家非常熟悉,在炎炎夏日,它的叫聲時常伴隨著我們。很多同學還捕捉過。)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板書“金蟬脫殼”強調(diào)“殼”的讀音,成語中讀qiao,其余地方讀ke,3.介紹成語,講諸葛亮使用金蟬脫殼的故事。4.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確實是蟬脫去外客變成成蟲的過程。齊讀,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二、讀課文,整體感知。1、剛才大家提了那么多的問題,想知道這些問題嗎?請大家?guī)е鴨栴}走進課文,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解決問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不理解的詞語,想想課文寫了什么。2、學生自由讀課文。3、檢查自讀情況。(1)、讀課文;實時糾正字音。(2),出示生詞,學生認讀三、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剛才那么多同學對金蟬脫殼趕興趣,我們就看看蟬是如何脫殼,第幾自然段寫金蟬脫殼的?4、 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找出寫蟬脫殼過程的詞語。(背——頭——腳——尾)5、 再讀課文,蟬脫殼的哪一個過程最吸引你?反復(fù)讀讀,找出描寫蟬動作的詞語。6、 表演:蟬脫殼的過程寫的非常生動,特別是動作的描寫準確生動。你能表演一下嗎?多么奇特動人的情景,大家都喜歡,能把他背誦下來嗎?四、作業(yè): 背誦第四自然段。
金蟬脫殼 教案 篇4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4、5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金蟬脫殼的全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之處。
3.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4.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精讀課文,剖析細節(jié),通過讀、觀、議等方式品味金蟬脫殼的神奇。
2.拓展延伸,在討論中領(lǐng)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具體,引導(dǎo)學生嘗試將其運用到生活和寫作中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認識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對自然科學研究的去向。
教學重點及突破
◇重難點:
1.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突破: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通過演示,突破難點。在讀懂課文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作細致分析,從而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預(yù)習課文,搜集有關(guān)金蟬脫殼的資料。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分析、品讀課文,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學習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了《金蟬脫殼》這篇課文,我們先來復(fù)習一下字詞。(p)誰來把詞語讀一下。
生:讀詞語
師:下面一起把詞語讀一下。
師:看一看打三角的兩個詞語你想到什么了呢?
生:這兩個詞語都是課文中用來形容金蟬脫殼的。
師:上一節(jié)課學的挺認真。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師: 那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神奇有趣、奇特動人”?先把有關(guān)語句自己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感受。
生:(交流)
師:你認為哪種情景最“神奇有趣、奇特動人”呢?誰來和大家說說?
生:<我覺得是蟬脫殼的時候,先從背部出來,然后……>
師:是這一部分最令你覺得神奇有趣、奇特動人。那有同學有其他想法嗎?(慢慢引導(dǎo)學生從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后來說)
師:(脫殼前)誰來讀讀課文中是怎么說的?
生: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正沿著柿子樹往上爬。當爬到一個枝丫上時,它用腳緊緊抓住樹皮上的一處裂口,停在那里不動了。(p)
師:誰再來讀讀,請其他同學閉上眼睛,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正沿著柿子樹往上爬。當爬到一個枝丫上時,它用腳緊緊抓住樹皮上的一處裂口,停在那里不動了。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p)
師:你看到的蟬在干什么呢?
生:正沿著柿子樹往上爬,它用腳緊緊抓住樹皮上的一處裂口,停在那里不動了。(p)
師:我們知道是叔叔們激發(fā)作者去看蟬脫殼的好奇心的,如果是你你會去看蟬脫殼嗎?
生:會。
師:那你會準備怎么觀察蟬脫殼呢?
生:(自由說說。)
師:那誰又知道作者是怎樣觀察的呢?自己讀讀課文。
生:我的目光順著樹干上下搜索著。我輕手輕腳的爬上樹,躲在一個枝丫后面,聚精會神地盯著這只蟬蟲,等待著金蟬脫殼這一時刻的到來。
師:原來作者是這樣準備觀察的。大家能畫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詞語來嗎 ?
生:“搜索”“輕手輕腳 躲在 聚精會神 ” (p)。
師: 從這些詞語你能看出什么呢?
生:說明作者觀察的很認真,生怕錯過了某個細小的地方,生怕打擾蟬脫殼。(學生自由說說。)
師:我們看見作者已經(jīng)急不可待的想看看蟬怎樣開始脫殼。那我們想去看嗎?
生:想。
師:好,自己先默讀一下蟬脫殼的過程。
生:(自讀課文。)
師:填空“蟬的____露出來,接著____鉆出來,而后____出來了,最后是____脫殼而出。(p)”
生:背,頭,腳,蟬尾
師:是先背到頭然后腳再到蟬尾。一起把幻燈片上的這句話讀一下。師:那在這個過程中,你覺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呢?
生:保護甲上顏色的變化:極淡的綠色----深綠色
眼睛----像花椒籽一樣又黑又亮
蟬尾出殼一連串的動作----“抖動著”“伸著”“仰”、“撲”、“抓”、“抽”等(p)
師:整個動作配合的-----
生:自然協(xié)調(diào)。
師:蟬已經(jīng)脫殼了,下面來欣賞一下幾張圖片。(p)
這就是蟬脫殼后的圖片。學完蟬脫殼的過程,看了這幾張蟬脫殼后的圖片,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生:蟬的本領(lǐng)太大了;蟬真厲害;……
師:所以作者稱這是怎樣一件事情啊?
生:神奇有趣。
師:現(xiàn)在老師有個問題,為什么“脫殼的蟬兒靜靜地趴在蟬殼上,過了好一陣子,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了蟬殼”?(p)
生:因為靜靜的趴在蟬殼上,說明蟬兒的筋疲力盡;依依不舍,寫出了蟬兒不忍心離開蟬殼;蟬兒好像有思想、有靈性、有感情。
師:我們把第四節(jié)一起來朗讀一下。
生:(齊讀課文)。
師:試著背誦這段文章,首先要記住金蟬脫殼的順序,其次要記住這個過程中蟬身上發(fā)生的變化,以及最后蟬尾脫殼時的一系列動作。
看著黑板上的相關(guān)提示,同學們先試著把這段課文背一下。
生:(背課文)。
師:誰來試一下。
生:(背課文)。
師:我們關(guān)心的那只蟬,已經(jīng)剛脫殼。那它現(xiàn)在怎樣了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好的,那我們就去看看吧。
仔細讀讀這段文字,看看作者介紹了蟬在哪幾方面,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前后桌討論完成表格。
部 位 變 化
翅膀 逐漸大了起來
顏色 由淺而深—深綠色—棕褐色
翅膀 排列整齊、圖案精巧的斑紋
觸角 灰白色的光環(huán)
師:(巡視學生填寫的內(nèi)容,并作點評)
師:一起把課文第五段讀一下。
師:讀了第五段,我們再次感受到了蟬脫殼的情景——
生:神奇有趣,奇特動人。
師:同學們試試看根據(jù)表格把這一段背誦一下。
生:(背誦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
師:來看第三部分,默讀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蟬兒”,看到了什么?(p)
生:它是那樣的五彩繽紛,就像雕刻家給自己的藝術(shù)品涂上了油彩一樣。而留在一旁的蟬殼,透明發(fā)亮,閃著金光。
師:作者此刻心里是怎樣的心情?
生:喜愛。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來?
生:蟬兒、蟬殼的美。五彩繽紛、雕刻家、藝術(shù)家、油彩、透明發(fā)亮、閃著金光。(p)
四、總結(jié)全文,學法指導(dǎo)
師: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什么?
生:一雙慧眼、善于觀察。
師: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現(xiàn)出作者在“觀察”?
(幻燈出示:搜索——發(fā)現(xiàn)——聚精會神地盯著——仔細地看著)(p)
師:巴甫洛夫有這樣一句觀察名言:觀察,觀察,再觀察。(p)
生:齊讀。(體會觀察的重要性)
師:處處留心皆學問,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觀察的重要性,當我們進行觀察時應(yīng)注意什么?
(1)有順序
(2)有重點
(3)有感情(p)
五、作業(yè)
師:老師知道很多同學家里或附近都有小動物,今天的作業(yè)就是抓住一個重點來描述你喜歡的小動物。(p)
△附板書
脫殼前
7、金蟬脫殼 脫殼中 背→頭→腳→尾
脫殼后 翅膀→大 顏色→深 翅膀→斑紋
觸角→光環(huán)
金蟬脫殼 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4、5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金蟬脫殼的全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之處。
3.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4.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1.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難點: 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完成小練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成語,人們常用他來比喻用計逃脫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fā)覺。三國時,諸葛亮還曾用這一計謀使蜀軍避開了魏軍的追擊,安全撤回漢中,這個成語就是——齊讀課題,金蟬脫殼。
二、學習蟬蟲與蟬兒
導(dǎo)入:同學們想不想去看看金蟬,那好,請大家閉上眼睛,等老師讓你們睜開的時候才能睜開。
師述:傍晚,下了一陣毛毛細雨,雨過天晴,空氣十分新鮮,我們來到菜園里的一棵高大的柿子樹下,我們的目光順著樹干上下搜索著。突然,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蟬蟲正沿著柿子樹往上爬。(睜開眼睛)同學們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個蟬蟲?課件顯示圖片。這蟬蟲給你什么映象?
小作者是怎樣形容它的?
課件顯示:一只肥肥的,閃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
師重復(fù)肥肥的 ,金黃色亮光的蟬蟲。看看這幅圖,讀著這句話,你有什么話說嗎?(美 可愛……)你能通過朗讀把蟬兒的美麗、可愛表達出來嗎?
指名讀。
好,下面老師再請大家看一幅圖,它是什么?(蟬兒),你能找出書中描寫它外形的句子嗎
課件顯示:它是那樣的五彩繽紛,好像雕刻家給自己的藝術(shù)品涂上了油彩一樣。
問:同學們這時的蟬兒給你什么印象?(美)哪個詞最能看出它的美?(五彩繽紛)誰來讀出它的美?(指名讀 齊讀)
三、學習脫殼
1、導(dǎo)入:蟬蟲是怎樣變成蟬兒的?這里面隱藏著什么秘密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4、5節(jié)看看它的變化吧!(生自由讀書)這個過程都看過了嗎?誰能告訴老師這個過程給你怎樣的感受?(指名答)
2、課件顯示:這情景多么奇特動人啊!
3、下面讓我們靜靜地默默地讀一讀這兩節(jié)課文,找一找你認為描寫最“奇特動人”的情景的句子或詞語,待會兒與大家交流你讀這個句子的感受、體會或者心情,好嗎?讓我們拿起筆來吧!(5-6分鐘)
4、同學們,這樣你把找到的句子或詞語先讀給大家聽,然后在談?wù)勀愕母惺芎脝幔?/p>
5、交流:
⑴背的變化:
(我覺得蟬背露出來的情景奇特動人,因為蟬兒抽搐了幾下,背上立刻裂開了一道口子。我覺得太有趣了。)(我覺得這是其它動物不會的本領(lǐng),很奇妙。)
師問:什么叫抽搐?你做個動作看看,你能不能也把背露出來?(課件顯示背裂開圖片)
⑵保護甲顏色的變化:
(我覺得保護甲的顏色變化很奇特,先是極淡的綠色,一會兒就變成了深綠色,變化的太快了。)(我覺得它簡直是會某種魔術(shù)的魔法師。)
⑶頭鉆出來的情景:
我從“鉆”字感覺,金蟬非常調(diào)皮、靈活。(課件顯示頭鉆出來的情景)
⑷尾出來的情景:
課件顯示:
最有趣的是蟬尾出殼的情景。未出殼的蟬尾使勁地抖動著、伸著。蟬兒把它已經(jīng)出殼的上半身騰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撲來,再用前腳抓住蟬殼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蟬尾就出來了。
它有哪些動作?為什么要先仰后、撲、抓、抽。(課件顯示尾出來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用詞的巧妙。)
如果剛才讀這段話時,你的眼里它是只蟬蟲,那么此時它是什么呢?有變化嗎?(孩子、運動員、舞蹈家)
師激情引讀:
此時這只蟬蟲是個天真的孩子,你看它正高興地嬉戲呢!(生齊讀)
此時這只蟬蟲是位運動員,你看它高難度的動作完成地瀟灑、協(xié)調(diào)。(生齊讀)
此時這只蟬蟲是位舞蹈家,它的舞姿輕盈優(yōu)美。(生齊讀)6、課件播放金蟬脫殼的過程。
四、學習脫殼后
1、脫殼前我們感覺蟬蟲是個聰明、頑皮的孩子、是位動作瀟灑、協(xié)調(diào)的運動員、是位舞姿優(yōu)美舞蹈家,這時的蟬兒又象什么呢?自由讀課文第四節(jié)。
2、指名回答(此時的蟬兒是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魔術(shù)師 魔法師……)
3、它向我們展示了哪些變化?(翅膀、身子、觸角……)
4、它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呢?(快)
5、誰想讀讀這段話,指名讀,分四人讀。
6、金蟬脫殼是多么奇特呀!難怪作者看完后激動萬分、欣喜若狂,生齊讀:這情景是多么奇特動人啊!
7、同學們,金蟬脫殼的情景奇特動人,作者的語言也非常生動有趣,讓我們背一背吧!把它珍藏在我們的記憶庫里,好嗎?
8、生自由背。指名背。
9、同學們學完了這篇文章,你有沒有想過小作者為什么能寫出這么生動的文章?(喜歡蟬、喜歡觀察、對事物充滿好奇……)
10、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從課文中找出有關(guān)語句回答。
11、師總結(jié):對呀!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巴浦洛夫也曾教育我們:“觀察、觀察、再觀察。”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許許多多的奧秘。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段錄象,看誰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
五、看錄象寫話。
1、播放《小貓捉魚》錄象,生仔細觀察。
2、提示觀察要求:小貓發(fā)現(xiàn)了魚時,眼睛什么樣,有什么動作?
小貓撈魚時眼睛看著什么地方,怎樣撈的?
連續(xù)幾次失敗,小貓又是什么樣子?
小貓撈到魚以后,干什么?它叼著魚跑時有什么舉動?
3、再次播放錄象,生繼續(xù)觀察。
4、學生根據(jù)提示交流觀察所得。師相機板書好的詞語。
5、完成小練筆。
六、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把完成的小練筆與同學交流。
七、板書:
金蟬脫殼
奇特動人
教學反思:
本文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段奇特動人的情景。但由于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少能夠看到蟬脫殼的場面,所以在教學中不太容易讓學生融入到課文中來。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沒有按部就班一段一段地進行教學,而是重新組織教材,從脫殼前、脫殼后的外形的比較入手,設(shè)計懸念,從而讓學生迫不及待地想學習金蟬脫殼的過程。然后讓學生交流讀后的體會,歸納出的“神奇有趣”和“奇特動人”,再引導(dǎo)學生細讀課文4、5小節(jié),圈出重點的詞語,畫出相關(guān)的語句,記下讀后的感受,交流感悟的心得,課堂上學生的思維火花迸發(fā),精彩語言遞出。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設(shè)問“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么具體,這么真實呢?”,讓學生在自讀2、3小節(jié)的過程中明白觀察的重要,激發(fā)觀察的欲望,掌握觀察的方法,形成觀察的能力,為以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奠定基礎(chǔ)。最后,設(shè)計小練筆,引導(dǎo)學生嘗試觀察、練筆,實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金蟬脫殼 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明白金蟬脫殼的比喻意義。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2.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1.課文內(nèi)容的投影片。
2.蟬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金蟬脫殼的起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1.(猜謎)炎熱的夏天,趴在樹上“知了—知了”叫的是誰呢?知了是它的小名,它的學名叫----蟬.
板書課題:金蟬脫殼。齊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設(shè)問:聽說過“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嗎?說說你的理解。
3.講故事:三十六計“金蟬脫殼”。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中“金蟬脫殼”主要講什么?
2.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1)出示生字詞。
金蟬脫殼 搜索 枝丫 配合 枝繁葉茂
依依不舍 協(xié)調(diào) 恢復(fù) 抽搐 聚精會神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重點指導(dǎo):
依依不舍:非常留戀,不忍分離。
金蟬脫殼:蟬脫去幼蟲時的殼,變?yōu)槌上x。比喻用計逃脫使對方不能及時發(fā)覺。
(2)交流初讀收獲。師告知:金蟬即蟬的幼蟲,幼蟲脫下的殼叫蟬蛻,也叫蟬衣。蟬的幼蟲變?yōu)槌上x時,就會蛻下外皮,外皮可以做藥材。
(3)指名逐自然段朗讀。
3.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了解大意。
第一部分(1-2)寫叔叔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揭開金蟬脫殼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奇特動人。
第三部分(7)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
2.出示:“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齊讀。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
①指名朗讀。
②說說你的理解。
5.齊讀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yè)。
1.搜集蟬的資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7.金蟬脫殼》。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
2.交流蟬的資料。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脫殼前(3)→ 脫殼中(4)→脫殼后(5)
2.出示:“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guān)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
小組學習。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停在那里不動了。”
這是金蟬脫殼前的樣子與第一段中“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相比較。
⑵按背→頭→腳→尾的順序,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說說閱讀的感受。
抓住關(guān)鍵詞語“抽搐”、“裂開”、“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慢慢地活動”、“抖動”、“伸著”、“仰”、“撲”、“抓”、“抽”等來體會。
(重點感悟蟬尾出殼的情景:這一部分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分別用單線和雙線畫出描寫蟬身體部位的詞語及相應(yīng)動作的詞。再邊讀邊想象出殼情景。)
⑶金蟬脫殼后又有哪些變化?最讓你驚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點點”—“很快蓋住身子”,顏色“每顫動一次”,就“由淺而深地變化一次”。)指導(dǎo)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蟬兒”,看到了什么?你讀出了什么?
2.指導(dǎo)朗讀。讀出蟬兒的美,出殼的美,我心里的美。
四.總結(jié)全文:
1、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么的細致入微呀。
學習本文,對于我們寫作有什么啟發(fā)?(作者為什么能將“金蟬脫殼”的全過程寫得那樣準確、細致?)(觀察仔細、觀察有重點)
2、再次齊讀全文。
五、布置作業(yè):1、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抓住重點有序地寫下來。
板書設(shè)計:
脫殼前
7.金蟬脫殼 脫殼中
脫殼后
(主備人:周萍 修改人:韓杏英)
教學反思
作者以細膩的文筆,詳實地介紹了自己愛捉蟬,決心揭密,耐心等待,最后終于親眼目睹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引領(lǐng)孩子走進動物世界,聆聽動物的歌唱,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萌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教育中注意培養(yǎng)耐心、細心、對自然科學的探究精神、對大自然的珍惜和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