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第九冊《練習六》教學設計(精選5篇)
蘇教版語文第九冊《練習六》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1、語文與生活,培養學生對航天知識的興趣,增強對飛行器的了解。2、誦讀與感悟,在讀中積累語言。
3、寫好鋼筆字。
4、口語交際:健康小顧問。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關鍵:語文與生活,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搜集有關健康小常識和關于飛行器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語文與生活,培養學生對航天知識的興趣,增加對飛行器的了解。
2、誦讀與感悟,在讀中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理解人們說話的言外之意,學會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教學難點:讀背《浪花和礁石》,學會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教學過程:
一、語文與生活
1、學習第一部分:讀一讀,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1)指名讀題。
(2)自由讀短文,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
(3)指名讀“哥哥”發表的那句話演說,思考:你對“哥哥”的這句話演說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4)小組內交流,討論后集體交流。
(5)小結:這句話含有深刻的道理,可以理解為最會說的未必是本領高的,有真才實學的人不一定是說的最多的人;還可以理解為從說與做來看,做比說更重要,只說做的人將一事無成。
2.教學第二部分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學生仔細看圖和文字,將圖與名稱連線。
(3)交流后思考這些物體的共同特點。(它們都是飛行器)
(4)在這些飛行器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談談你對它的了解。
(5)集體交流,看誰對飛行器了得最多,了解得詳細。
(6)總結:看來只有課外多學習,做學習的有心人,才能得到多方面的知識。
二.通過與感悟
1.審題,明確要求
2.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老師請教。
3.范讀后學生討論:怎樣才能讀得有聲有色?
(一邊讀一邊體會“礁石”﹑“小浪花”思想感情的變化,就會讀出各不相同的語氣。)
4.自由練習,一邊讀一邊體會“礁石”﹑“小浪花”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礁石:暴跳如雷→狂妄自大→有氣無比,自嘆不如;浪花始終是自信的﹑平和的﹑執著的。)
5.小組內分角色練習朗讀。
6.指明朗讀,集體朗讀。
7.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寫鋼筆字。
2、寫好鋼筆字。
教學重點: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和字的間架結構。
教學難點: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寫好鋼筆字
1.審題。
2.指名讀這段話,知道選自剛剛學過的課文《滴水穿石的啟示》。
3.我們寫好鋼筆字同樣也需要持之以恒,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段文字,看清行款布局及每個字的間架結構。
4.指導寫難寫字:專。廢。滴。
5.學生練習描紅。臨寫。
6.反饋
二.學寫毛筆字
1.審題,明確本次學寫的偏旁為“建之旁”。“走之兒”,兩個例字為“建”。“這”。
2.指導細心觀察偏旁和例字的寫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師范寫并講解書寫要點
“建”:
先寫“肀”字,筆畫垂直,橫畫較多,注意其中的長短及起筆收筆的變化,橫畫之間的間隔要均勻。建之旁起筆偏低,第一筆橫折折撇,橫要短,右上斜,第一折較尖,第二折可以圓轉一些,后用力撇出,在第二折的左下側起筆捺畫,捺畫稍斜向右舒展,但其形較直,捺畫與橫折折撇交*位置應該在撇的中間。
“這”:
先寫“文”字,一點較重,飽滿有力,橫畫左低右高,第三筆撇不宜寫得太長,捺畫與下面的平捺重復,改為一長點,這兩個筆畫的交*與第一筆點畫上下對齊。走之兒的點位置比右邊的點略低一些,稍小一些,橫折折撇,撇的部分較短,在撇尖稍向左的位置下筆寫平捺,這一捺明顯的“一波三折”,第一折較短。平,用筆略輕,第二折微右下行,用筆漸重,第三折頓筆平出,捺尾稍長,有上托之勢,但切忌上翹或小勾。
4.學生練習。
5.反饋。
三.作業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學當健康小顧問
教學重點:把學生搜集到的有關健康的小常識介紹給大家,鍛煉提高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學會用符合各自身份的言談當好健康小顧問。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課題
1.健康,是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學習和工作。可是,一些同學由于缺乏健康意識,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這時,你能為他做寫什么呢?
2.今天,我就來當一回健康小顧問,介紹有關健康的小常識。
3.板書課題:口語交際:健康小顧問。
二.指導
1.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各自收集來的有關健康的小資料,并在組內推選一個代表當健康小顧問,將組內的資料進行整合。
2.分組推薦代表上講臺做健康小顧問,介紹健康小知識。
3.引導學生對小顧問提問,小顧問做出回答。
4.提議小顧問的表現。
三.評選最佳小顧問
你覺得今天登臺的小顧問中誰最棒,為什么?
四.總結
五.作業
蘇教版語文第九冊《練習六》教學設計 篇2
(出示環保名言)
師:誰來把這幾句名言讀一讀?
一生讀得有滋有味。
師:連名言都讀出了詩歌的味道,真是個朗讀高手!同學們發現了嗎?編輯把這組名言安排得很有節奏感,讀起來的確是瑯瑯上口,誰再來讀?
一生讀得更投入了,還搖頭晃腦。
(讀讀背背里的內容安排巧妙,非常講究押韻與對仗,一開始讓學生反復誦讀,讀出節奏之美,押韻之妙,從而讓學生在朗讀中激起對學習的欲望。)
師:讀著讀著,哪個句子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能舉個例子或說個故事給大家聽聽嗎?
生:我舉個例子吧!如果我們周圍的綠樹變多了,小草更綠了,那我們所呼吸到的空氣一定會更加新鮮了,這樣,心情舒暢了,感覺也自然更好了。我想,這應該就是“樹木成陰,空氣清新。綠了大地,潤了人心。”這兩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吧!
師:說得不錯,其實植樹造林除了凈化空氣外,還有很多作用,你知道哪些?
生:可以抵擋風沙!
生:我曾經在我姐姐的語文書上讀到過一篇文章,名字叫《云雀的心愿》......
(該學生把這篇課文的內容說了個大概,雖然語言不太連貫,但大家都對植樹造林的作用了解得更深刻了,真感謝這位愛讀書愛發言的孩子!)
......
(接著,還有同學講了很多破環森林,破壞綠化的危害,就是在這樣一種很隨意的,聊天似的交流中學生接受了很多環保知識,這比單純的讓孩子講講對這幾句話的理解應該是更有效的。)
師:同學們交流了很多,所以現在,我們再讀這些名言,就是帶著自己的深刻感受去讀的,希望這次聽到的是大家發自內心的朗讀。
生齊讀。
(接著,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從而增加語言的積累,受到哲理的熏陶。)
語文教學,拉近與生活的距離
——《練習6》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們又一次學習《古今賢文》。去年學習了《學習篇》和《志向篇》,同學們對這內容的教學已不陌生,因此,今天教學我整合了后面“想想做做”中的部分內容,讓學生們先交流表格開始的。
學生們在課前通過調查,知道我校樹木總棵樹為101棵(不包括生態園里一排排小葉黃楊樹及綜合樓后面的一排排常綠樹),學校幾乎所有樹木都為常青樹木。在實驗室前面一塊空地上種一些矮牽牛花,另外校長室前面有25盆茶花。學生認為,校園環境不夠美,色彩不豐富。建議校長多種植一些花草,可以在教學樓前的草坪種些矮一些的小野花,尤其是在生態園,讓學生自己開辟一塊可供他們種植培管的園地。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我歸納道:“同學們都已經知道了種些花草植些樹可以美化環境,它還可以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一起來學習《古今賢文·環保篇》。你們先自己讀讀這些句子,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你已經理解了哪些句子?”
生1:我知道“植樹造林鎮風沙,遍地都是好莊稼。”這句話,它告訴我們,植樹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莊稼。
師:你們發現還有哪些句子也是與植樹有關的?
生2:“治山治水不栽樹,有土有水保不住”。
師: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2:不栽樹,遇上大雨山上泥土會沖下山來,水會到處蔓延,會給人們帶來災難。
生3:山上樹木光,山下走泥漿。也是講了不植樹的壞處。
生4:樹木成陰,空氣清新。是講了植樹可以使空氣清新。
生5:功在當代,造福子孫。這句話從表面上看與植樹無關,其實它是告訴我們,植樹可以造福子孫。一棵樹成材要很長時間,我們現在種下樹,到我們的后代才可以用樹木制作家具或造紙等。
師:樹木給我們人類帶來這么多的好處,我們應該怎樣做?
生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反思:
葉圣陶先生說:“要求語感的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系到語言文字上去。” 上面這個片段,師生之間幾乎是在互相對話中慢慢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的。教師把學生的各種生活體驗融入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中,在閑聊中幫助學生豐富語感。
《練習六》教學反思
班上的學生從二年級開始就進行寫話訓練,感到頭疼的問題不是不會寫字,而是不會點標點。大多數同學都存在著想怎么點就怎么點,不管語句通不通順,不管用得恰不恰當,要不就是從頭到尾不見個標點,很是苦惱。
隨著年級的上升,關于逗號、句號的用法學生倒也熟稔起來,可是對雙引號的用法卻仍摸不著門路,尤其是當提示語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之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今天的練習課提供給了同學一次嘗試的機會,不知是課前的標點符號歌起了作用還是書上的題目比較簡單,對的同學居然還挺多的,真是出乎預料。正當我暗自得意的時候,麻煩一會就出現了,在語文《一課一練》上有道習題,可難住他們了,正確率極低,真是讓我大傷腦筋,不知有何妙招來解決。
蘇教版語文第九冊《練習六》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團體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復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1、2個小桶。l號桶內裝有1~10的數字卡片。2號桶裝有11~20的數字卡片。
2、口算卡片、標有8、9的小旗、電腦課件、3個兒童畫像。
第一節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復習。
小朋友們的精神可真好,我們先一起來玩個游戲,你們愿意嗎?
1、介紹游戲規則。
(1)從1號桶里取出兩個數,把它們組成一個加法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算的。(1號桶中為1—10的數字卡片)
(2)從2號桶里取出一個數,再從1號桶中取出另一個數,把它們組成一個減法算式,也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2號桶中為11~20的數字卡片)
2、師與生示范游戲。
剛才老師在介紹規則的時候,很多小朋友聽得可認真了!誰愿意先和老師一起玩呢?
(1)師找到9,生抽到4。
師:你能用這兩個數編一個加法算式嗎?
生:9+4=13。
師:愿意說說你是怎樣算嗎?
生:我把4分成了3和1,先算9十1=10,10+3=13。
(2)師抽到8,學生抽到17。
師:你還能把這兩個數編成一個減法算式嗎?
生:17-8=9。
師:能說說你是怎樣算的嗎?
生1:我是這樣算的:10-8=2,2+7=9。
生2:還可以這么算,我先算17-7=10,再算10-1=9。
兩位小朋友都說得很棒!計算這些加減法都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把你們小組準備好的小桶放在桌上,也像老師和同學一樣做這個游戲。注意,組成算式后,要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小組討論、活動。)
二、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在剛才的游戲中,老師發現有很多的小朋友很積極,說得很棒。為了獎勵你們,老師決定帶你們去游樂園好好的玩一玩。
1.摩天輪(第2題)
(1)小朋友們玩過摩天輪嗎?今天我們玩的摩天輪可跟平時的不一樣。控制摩天輪的阿姨告訴老師,這是個聰明的摩天輪,你們只有發現它的秘密,它才能轉起來。小朋友愿意試試嗎?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86頁的第2題)
師:請小朋友們觀察這兩個摩天輪,你發現了什么?
生1:兩個摩天輪的最中間都寫著字,一個寫8+,一個寫14-。
生2:我發現,除了最中間的數字外,旁邊也有寫其他數字。
生3:我想摩天輪的秘密就是把最中間的數加上或減去旁邊的數,答案正確了,摩天輪就轉動了。
(2)同學們可真聰明啊,他找到了摩天輪的秘密。那我們就一起動手,讓摩天輪快點轉動起來吧。
(學生獨立完成)
2、水族館(第3題)。
(1)讓學生觀察圖,弄清圖意。同學們用自己的智慧揭開了摩天輪之謎,接著我們就一起輕松一下,到水族館看看好嗎?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86頁第3題的圖。)
(2)水族館可真大啊,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l:我看到了螃蟹、蝦、蝌蚪。
生2:我看到了珊瑚和海藻。
生3:我還看到了海星、貝殼,可真漂亮。
(3)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你知道蝦、蝌蚪,還有螃蟹各有幾只嗎?
生:我知道,蝦有11只,蝌蚪有6只,螃蟹有2只。
(4)你的眼力真棒,智慧爺爺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聰明,就出了兩道問題考你們了,愿意接受挑戰嗎?
(讓學生獨立完成圖旁邊的兩道算式)。
(5)反饋。
△誰來回答智慧爺爺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生l:蝦、螃蟹和蝌蚪一共19只,我列的算式是:11十6+2=19。
△很好,再請一位小朋友解答智慧爺爺的第二個問題。
生2:蝦比蝌蚪多5只,我的列式是:ll一6=5。
(6)兩個小朋友都很聰明,智慧爺爺送你們每人一顆智慧星。小朋友們,你們能像智慧爺爺那樣,根據水族館提一些數學問題嗎?
生1:蝌蚪比蝦少幾只?
師:誰愿意解答xx同學的問題?
生2:11-6=5。
生3:螃蟹比蝦少幾只?
(第3題,只要學生提出的問題符合題意,教師都應予以肯定)。
三、鞏固練習。
1、第1題。
(1)引導學生弄清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完成后,同桌或小組內交流)。
2、第4題。
(1)學生獨立審題后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關注后進生。
(2)集體交流反饋。
四、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運用學過的知識幫助游樂園揭開了摩天輪之謎,解答了智慧爺爺提出的問題,真了不起。老師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大家能用更多的數學知識幫助更多的人,做個生活中的小小有心人。
第二節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鞏固計算(乘車游戲)
1、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三位新朋友(出示3個兒童畫像),最左邊的是小紅,中間的是小明,最右邊的是小芳。小朋友們,你們想和他們成為好朋友嗎?,
2、那我們一起乘車去小紅家做客吧。咱們班的人可真多,需要兩輛公共汽車。
(師將四個小組分成兩大組,將8的小旗插在1、2兩組中間,代表8號車;將9的小旗插在3、4兩組中間,代表9號車。)
3、老師現在給小朋友們發車票(每人一張口算卡片),小朋友拿著車票找到相對應的車,找對了才能上車。如:13-4=9,上的就是9號車;17-9=8,上的就是8號車。)
4、小朋友上車找到位置后,看看你身旁的小朋友是不是也坐對了。如果坐錯了,可要提醒他們下車呀。
二、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1、踢毽子。(課本87頁第7題)
(1)小朋友都上車了嗎,我們準備出發啦。(全班做開車的動作)
(2)我們的目的地到了,小朋友們快下車。咦,我們的三個朋友去哪呢?誰能幫忙老師找找。
(指導學生看書87頁第7題)
生1:我找到了,他們在踢毽子。
生2:我還知道,他們各踢了幾個毽子。小紅踢了5個,小明踢了7個,小芳踢了13個。
(3)誰能根據xx同學說的,提一些數學問題呢?
生1:紅、小明、小芳一共踢了多少個?
生2:小紅比小明少踢幾個?
生3:小芳比小明多踢幾個?
生4:小明、小紅和小芳誰踢得最多,誰踢得最少?
(只要學生的問題合理)教師都予以肯定,并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2、智慧小屋。
(1)小朋友的表現真是棒極了。現在,我們就跟著小紅去智慧小屋吧。(電腦課件演示:課本87頁第6題)
(2)真漂亮的小屋,這就是小紅的家——智慧小屋。小紅說要想打 開智慧小屋的門,不能用鑰匙,而要用小朋友們聰明的腦袋。你們愿意 試一試嗎?
(3)那我們就先來打開左邊的門吧。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門的上方有14、5、9這三個數字。
生2:我發現門上有4個算式,兩個加法算式,兩個減法算式。
生3:這4個算式都是由14、5、9這三個數組成的。
生4:我想只要將正確的答案寫出來,門就可以打開了。
(4)是嗎?我們就試試xx同學說的,大家動手算一算,看看門會不會開呢?(學生動手做題)
(5)哇,門真的打開了(課件展示:開門),小朋友可真棒呀。你們愿意再試試打開其他兩扇門嗎?(學生獨立完成)
三、鞏固練習,加強計算技能。
1、計算競賽。(第5題)
(1)讓學生在指定時間內完成。
(2)完成后,集體或小組交流、反饋。
2、想一想,看誰說得多。(第8題)
(1)讓學生弄清題意。
(2)小組內交流、討論,寫出多個算式。
四、總結。
在今天的課上,我們進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而且還幫助小紅打開了智慧小屋的門,小朋友們高興嗎?老師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用更多的數學知識,解決我們生活中的難題,好嗎?
蘇教版語文第九冊《練習六》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提高除法計算的正確率,熟練驗算的方法。
2、使學生知道除法驗算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一、基本練習
1、先判斷商是幾位數,再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進行驗算。
148÷2 676÷4 791÷7
249÷8 343÷5 514÷3
2、按要求把下列數正確的填入圈內
90 72 585 120 267 78
被2除余數為0的 被3除余數為0的 被5除余數為0的
3、在□內填上正確的數
29×3=90-□ 12×3=□÷3
□+63=25×4 150÷3=□×2
4、經過剛才的練習,現在我們來個比賽
p27 5
校對答案
二、綜合練習
1、p26 2 學生獨立完成
2、p26 4 讀題思考,小組討論,看看誰的方法好
3、p27 6請你幫幫王叔叔解決以下問題
三、小結
四、分層作業
1、p 27 7(成績好的學生做)
2、找出相同的除數
61÷□=□……5
68÷□=□……5
75÷□=□……5
3、找出相同的被除數
□÷4=□……3
□÷5=□……3
□÷6=□……3
蘇教版語文第九冊《練習六》教學設計 篇5
之一
孔令權
訓練目標:
1.用鋼筆寫字。
2.讀詞語,注意聲調變化。
3.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4.改正句中用錯的詞語。
5.熟記12條成語。
6.講《水滸》故事。
7.學寫毛筆字。
訓練時間:3課時
訓練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用鋼筆寫字。
2.讀詞語,注意聲調變化。
二.教學目標 :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認讀描紅內容。
(2)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筆畫多的字的結構:如:艇,舟字旁較瘦長,左右兩邊要靠緊。“贏”、“豪”上中下結構豎向要緊湊。提醒學生要把這些字寫得入體、美觀。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巡回指導。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己讀詞語。
(2)學生說讀詞語的感受。
(3)教師結合本題詞語告訴學生變調的規律:兩個第三聲相連,前一個第三聲字改讀第二聲;三個第三聲字相連。前兩個第三字都改成讀第二聲。
3.練習。
(1)教師范讀。
(2)學生“開火車”讀。教師糾正讀音。
4.反饋。
(1)學生說變調規律。
(2)學生齊讀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2.改正句中用錯的詞語。
二.教學過程 :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例句。
(2)給“大得很”換詞,使學生明白僅憑這類詞,還不足以使句子具體。
(3)引導學生明白“一眼望不到邊”,具體、生動地寫出了“大”到什么程度。
(4)學生討論:該句還可能怎么填?
(5)教師歸納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要緊緊抓住句中的中心詞來寫,使中心詞的意思表達更具體、生動、準確。
3.練習。
(1)學生嘗試填句子。
(2)學生“開火車”讀自己所填的句子。
(3)學生說“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
(4)老師設計鞏固練習。
夫子廟的燈真多啊,————————————。
小東非常聰明,——————————————。
4.反饋。
逐題討論,教師注意糾正。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病句。
(2)三位學生上黑板練習,其余學生自行修改病句。
(3)討論板演的作業 。
(4)教師歸納改這類病句的步驟:先計句子,找出用錯的詞語,然后選擇意思較為接近的合適的詞語來替換,最后讀一讀,看換上的詞語是否恰當。
3.反饋。
(1)教師設計鞏固練習。
為了提高讀書效率,我們可以訂一個讀書策劃。
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親切。
(2)逐題討論鞏固練習,確定正確答案。教師及時矯正。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熟記成語。
2.講《水滸》故事。
二.教學過程 :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座位的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二)教學第六題。
1.課前準備。
(1)教師提前一個月安排學生閱讀《水滸》。
(2)選擇《水滸》中一個精彩的或者說自己感興趣的故事作為重點閱讀,并練習有表情地講故事。
2.審題。
(1)教師簡介《水滸》,導出《水滸》故事。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練習的步驟:先分小組講故事,然后每級派代表上臺講故事,其余學生評議。
3.練習。
(1)每四人一小組,在小組內講《水滸》故事。
(2)每組派代表在講臺講故事,聲音要響亮,舉止要大方,并要有表情。
(3)全班同學評議:故事哪些地方講得精彩?哪些地方講得不夠好?有沒有講錯的地方?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講的故事進行評議。
(3)鼓勵學生回家后給家人講《水滸》的故事。
(三)練寫毛筆字(略)
1、分析寫法。
2、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