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 《回顧·拓展四》課時教案(精選4篇)
五年級上冊 《回顧·拓展四》課時教案 篇1
材
簡析
本次學習內容包括三方面:“交流平臺”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感悟、體會;“日積月累”安排了對學生做人、做事有所啟發的五句諺語;“成語故事”——《水滴石穿》。
教學
目標
1、 了解有關諺語的知識,懂得水滴石穿的意思。
2、 訓練學生互相交流表達的能力。
3、 養成自主積累優美語句的好習慣。
教學
方法
1、 抓住書本中的重點語句品析、摘抄。
2、 互相交流、討論對諺語及成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導入
二、
學第
一項
三、
學第
二項
四、
學第
三項
1、 回顧本單元的學習內容。
2、 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3、 明確學習內容。
1、 閱讀相關提示。
2、 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篇課文,說說從文中的重點語句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3、 小組內討論、交流。
4、 個別匯報。
1、 認真讀諺語,說說自己的理解。
2、 互相交流。
3、 各自談看法。
4、 說說自己課外收集到的名言警句。
1、 自己讀故事。
思考:“水滴石穿”是誰在什么時候對誰說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2、 交流、匯報。
3、 說說讀了故事的體會。
4、 練習復述故事。
1、 適時引導
2、 激勵評價
3、 導入:大家的收獲可真不少。除了剛才說到的,我們還可以交流些什么呢?
1、 強調本單元課文的共同特點。(通過一些重點語句,表達作者的感受,講出作者受到的啟發。)
2、 提出要求。
3、 隨組聽、評。
小結:希望這些啟發能夠幫助你更好的學習、生活。把重點的語句抄寫在本在上,可以簡單寫體會。
1、 出示文中的五句諺語。
2、 隨機點撥。
3、 引導正確理解。
4、 補充。
小結:堅持長期的有效積累,老師相信大家習作時再不會無話可說了。
1、 提出要求。
2、指導。
五年級上冊 《回顧·拓展四》課時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積累交流課文、課外書中有啟示意義的語句。
2.了解、積累生活中的座右銘。
3.閱讀成語故事《水滴石穿》
課前準備
搜集課外書中有啟示意義的語句。
交流平臺
這一板塊的教學可參考以下步驟進行。
(1)回顧本組四篇課文的課題。選擇一篇給自己留下最深印象或自己最感興趣的課文,說說主要內容和所得到的啟示。
。2)獨立摘抄各課的重點詞句。
(3)選背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從中受到的啟發。
。4)拓展。說說學了這單元課文后其他方面的收獲(例如:對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聯想,對課文表達上的感悟等)。
日積月累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是一句漢族諺語,意思是說,只要肯下決心去做,世界上沒有什么辦不好的事情,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諺語還有:“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為”“不怕無能,只怕無恒”“有志者,事竟成”等。
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欲:想,究竟:結果,原委;留心:注意。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問題)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處處注意仔細觀察。這句話點明了平時養成注意觀察的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虛心:不自以為是,能夠接受別人的意見,自滿: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這句話的意思是:虛心能幫助你把許許多多的事辦成功;而自以為是,驕傲自滿,那十件事中可能會有九件辦不成,也就是說事情辦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這句話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虛心學習的重要。
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滴水: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水,功:功夫和力量,自然:理所當然。這句話說的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時間和力氣,堅持努力下去,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鋒:鋒利,磨礪:摩擦使其銳利,比喻磨練;苦寒:極端寒冷,嚴寒。這句話的意思是:寶劍的鋒利,需要經過反復磨練才能形成,梅花的清香是經歷了嚴冬的考驗才換得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價,經歷考驗。和這句話諺語相似的說法還有:“不經一番徹骨寒,哪來梅花撲鼻香”等。
在理解、誦讀之后,可聯系實際,幫助學生體會這些諺語的運用語境。如,講述相關故事:大書法家王羲之七歲時就跟書法家衛夫人習字。他每次練完字都要到水池里洗毛筆,堅持練了兩三年,結果水池變成了墨池,他寫字的技巧也日漸嫻熟,但他還是堅持不懈的練習寫,最后終于成了頗負盛名的大書法家。這個事例說明什么?這與哪一句諺語的意思是一致的?讓學生比較、體會,用“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這一句比較恰當;如若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亦可。有條件的班級,還可以請學生創設情景,讓大家來選擇對應的諺語,以促進理解和運用。也可按以下思路教學:
(1)自讀自悟。
。2)組織交流?蛇x擇其中的一兩句,說說自己的理解。然后聯系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例子,談談感受。
。3)背誦,摘抄自己感興趣的格言。
。4)拓展。補充交流課文積累的名言佳句或警句等。
(5)延伸。建議學生課外繼續收集警句名言,有條件的,鼓勵他們分類摘抄,以方便查找引用,或者做成卡片,作為座右銘置于書桌、床頭,用來經常提醒、激勵自己。
成語故事
本單元安排的成語故事是“水滴石穿”的典故。故事脈絡清晰,文字淺顯易懂,理解的重點是故事的原意和現今引用意的轉換。
教學時,以下步驟可參考選用。
。1)讓學生自讀故事,然后同桌交流:“水滴石穿”是誰在什么時候對誰說的話?它的意思是什么?
(2)“水滴石穿”這一成語現在一般用在什么方面?
。3)從故事中畫出與“水滴石穿”意思相近的成語。
。4)再讀故事,說說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5)復述成語故事“水滴石穿”。如有可能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學習這一成語故事的體會,并練習用上“水滴石穿”來說幾句話。
學習目標
1.積累交流課文、課外書中有啟示意義的語句.
2.了解、積累生活中的座右銘.
3.閱讀成語故事《水滴石穿》
課前準備
搜集課外書中有啟示意義的語句.
交流平臺
從課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啟發的句子,讀一讀,說說感受.
把你平時從課外書中積累的、使你受到啟發的句子進行展示,和同學進行交流.
把從課文、課外書中找出的語句,摘抄在本上.
日積月累
自己讀一讀5個句子,注意讀準字音.
簡單說一說5個句子分別是什么意思.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
在作業本上抄寫.
成語故事
自己練習讀短文,讀準生字“吏、懈”.
跟同桌合作練習讀,互相幫助、點評.
指名讀,比一比誰的讀音最準確.
交流一下怎樣理解“水滴石穿”這個故事.
齊讀第2自然段,理解成語的含義.
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從課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啟發的句子,讀一讀,說說感受。
把你平時從課外書中積累的、使你受到啟發的句子進行展示,和同學進行交流。
把從課文、課外書中找出的語句,摘抄在本上。
日積月累
自己讀一讀5個句子,注意讀準字音。
簡單說一說5個句子分別是什么意思。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
在作業本上抄寫。
成語故事
自己練習讀短文,讀準生字“吏、懈”。
跟同桌合作練習讀,互相幫助、點評。
指名讀,比一比誰的讀音最準確。
交流一下怎樣理解“水滴石穿”這個故事。
齊讀第2自然段,理解成語的含義。
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五年級上冊 《回顧·拓展四》課時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積累、交流課內外書中的重點語句及受到的啟示,回顧其他方面的學習收獲。
2、讀背諺語、名言警句,積累生活中的座右銘。
3、閱讀成語故事《水滴石穿》,理解其本義和比喻義。
【課前準備】
1、搜集平時在書中和生活中接觸到的讓自己受啟發的句子。
2、搜集生活中的座右銘。
3、搜集成語故事。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導入。
2.學生自讀交流平臺,了解其內容。
3、回顧課文,選擇一篇印象深或者感興趣的課文,從課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啟發的句子,讀一讀,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感受:
、判〗M交流。
、迫嘟涣。
4、把平時從課外書中積累的使自己受到啟發的句子和同學進行交流。
5、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其他方面的收獲:如對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聯想、對課文表達上的感悟……
6、把課文、課外書中讓自己受到啟發的語句,摘抄在本上。
二、日積月累
1、在生活中,能給我們啟示的,還有許多諺語和名言警句。
。ǔ鍪境羞@些句子的小黑板。)
2、自由讀句子,注意讀準字音。
3、指讀,正音。
4、自由讀,齊讀。
5、交流從這些句子中受到的啟發。
6、交流自己收集的讓自己受到啟發的諺語、名言警句。
7、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中的句子。
8、課外摘抄自己感興趣的格言警句。
三、成語故事
1、知道哪些成語故事?
2、自由讀“水滴石穿”,注意讀準字音,想想其由來、本義、比喻義。
3、指讀,正音。
4、交流。
5、聯系實際談體會。
6、齊讀第二自然段。
7、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家長聽。
8、課外閱讀其他成語故事。
五年級上冊 《回顧·拓展四》課時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積累、交流課文、課外書中的的重點語句。
2、了解、積累生活中的座右銘。
3、閱讀成語故事《水滴石穿》。
【課前準備】
搜集平時在書中和生活中接觸到的有啟發的句子。
【學習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從課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啟發的句子,讀一讀,說說感受。
2、把你平時從課外書中積累的使你受到啟發的句子進行展示,和同學進行交流。
3、把從課文、課外書中找出的語句,摘抄在本上。
二、日積月累
1、自己讀一讀5個句子,注意讀準字音。
2、說一說5個句子分別是什么意思。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
4、在本上進行抄寫。
三、成語故事
1、自己練習讀短文,讀準生字“吏、懈”。
2、跟同桌合作練習讀,互相幫助、點評。
3、指名讀,比一比誰的讀音最準確。
4、交流一下怎樣理解“水滴石穿”這個故事。
5、齊讀第二自然段,理解成語的含義。
6、練習講述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