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小房子──《畫方形和圓形;
一、教材、學情分析
本課是江蘇省信息技術教材第11課《畫方形和圓形》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畫橢圓、矩形、圓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課本以畫小房子為例,介紹了畫橢圓、矩形、圓角矩形的步驟,有利于學生自學。但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自學能力各異,可能有一部分同學在嘗試過程中會有困難。于是筆者把教材內容作適當改動,以任務闖關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完成畫小房子:第一關,講解演示、指導練習,畫主體;第二關,激勵嘗試、鼓勵互助,畫房門;第三關,自主探索、討論交流,畫窗戶;第四關,提示要點、遷移技能,畫房頂;第五關,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畫煙囪。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橢圓、矩形、圓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熟練掌握畫長方形、正方形、圓角長方形、橢圓等技巧。
能力目標:訓練學生在畫圖中綜合運用橢圓、矩形、圓角矩形工具的能力;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表達、評價、想象的能力和通過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圖畫的欣賞和創作,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通過師生間的交流探討,培養學生對他人的尊重、關愛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橢圓、矩形、圓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正方形的畫法。
四、設計思路
本課將采用“任務驅動、合作探究”教學法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首先借助于畫圖作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展示學習任務。根據學生操作水平的不同,將任務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通過“任務闖關”“學一學”“試一試”“幫一幫”“比一比”“說一說”等活動,將有關學習內容進行整合,拓展學習空間,豐富學生體驗。使學生通過實踐探索,鞏固畫圖的技能,體驗學習的樂趣和創作的成就感。并使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知識整合能力得到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五、教學過程
(一)作品激趣,揭示課題
師:首先,老師請同學們看一幅畫!
教師出示范圖“小房子”讓學生欣賞。
師:仔細觀察一下,這座小房子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
師:說得真好!你想把它畫下來嗎?(想!)
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畫“可愛的小房子”。
揭題:“可愛的小房子”。(齊讀課題)
(二)任務驅動,目標分級
出示:“本課任務”。
師:我們本節課的任務就是通過完成畫這座小房子,學會方形和圓形的畫法。
師:有信心嗎?(有。
師:老師是按這樣的順序來畫的。
演示“小房子”繪畫順序。
師:這是按什么順序?(由下到上)
師:準備好了嗎?(好了。
1.講解演示 指導練習。(芝麻開門 第一關 畫主體 )
師:芝麻開門 第一關!
出示“芝麻開門 第一關:畫主體”。出示范圖。
師:房子的主體是一個什么形狀?(長方形)
出示“工具箱”圖片。
師:我們需要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來畫。
師:我們在工具箱中找一找,找到了嗎?
師:老師要用“矩形”工具來畫這個長方形,請你仔細觀察老師是分幾步來完成的?
(教師解說演示)(學生觀察)
師:第一步,選定“矩形”工具,通過用鼠標單擊“矩形”工具按鈕來完成,單擊后,我們發現這個按鈕凹陷下去了;第二步,確定房子主體的位置,位置靠下一點,上面要留下房頂和煙囪的位置;第三步,拖動完成,從主體位置的左上角開始,按住鼠標左鍵拖動到右下角,滿意后松開鼠標左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