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樂園》教學案例(人教新課標)
游戲是成人和兒童都喜歡的一個活動,游戲能調節人的情緒。把游戲引入課堂,寓教學于游戲中,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因此,我設計了許多數學游戲。例如:在小鳥回家的游戲中,我將枯燥的10以內的加減法設計成和小鳥做朋友。有可愛的小鳥卡片,美麗的大樹,歡快的音樂,幫助小鳥的愿望,這一切為學生創設了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完成了教學要求。寓教于樂,寓學于樂。在這里我還注意了學生情感的培養。每個學生都和小鳥做了好朋友,都想快點將小鳥送回家,這時我就問學生“大家都想送小鳥回家,那我們一起去好嗎?”有的學生馬上就說“那很擠,會把小鳥擠疼的”“那小鳥會受傷的”我馬上又問學生“那怎么辦呢?”有的學生說“一個一個的去”有的說“要組長來安排”。學生們是那么關心小鳥生怕小鳥受傷,孩子們是多么善良呀,他們的愛心,他們的善良讓我深深感動。
二、以學生為主體,人人參與。
活動課,應讓全體學生“動”起來,做到人人參與,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整個活動中,我都盡可能讓多一些的學生有機會參與,我認為應該放開手,相信孩子,這樣他們會走的更好!在活動中,我充分的相信孩子們,例如:投擲活動,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十個沙包,讓他們自己排隊,自己組織,每個學生都可以上來投一投,記一記,讓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我投進了幾個呀,幾個沒投進呀,自己動手用喜歡的圖形記錄自己投進的個數。再讓學生看著自己小組的統計表,自己來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再如,在小鳥回家活動中,我為每個學生都準備了一個小鳥卡片,讓每個學生都進入活動的氛圍,參與到活動中去。
在教學走迷宮時,怕花費太多時間,我只請了部分學生作為代表,走了迷宮,沒有走的學生十分的失望。還有一個學生在別的同學走出迷宮時說“我覺得不好”因為她沒有能親自去走一走,玩一玩。下課后,學生失望的眼神在我腦海里時時浮現。我想怎樣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親自試一試呢?為什么讓兩個同學一起走、三個同學一起走呢?孩子們看見了迷宮已經躍躍欲試了,我為什么還不放手,相信他們,而是害怕他們會出錯呢?如果我早點進入那樣不是就有時間了嗎?這樣還可以讓學生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走出迷宮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有多種方法呀。
三、以媒體為主向,項項直觀。
活動課是一種實踐,實踐需要媒體、需要直觀,這一節課我充分的體現了媒體和直觀。我首先考慮了活動課的氛圍,精心布置了場景,使學生親臨其境;其次,準備了不少實物道具,讓學生實際操作,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第三,精心設計制作了電腦軟件,其形式和形狀都新穎、可愛,使學生在現代媒體中接受“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