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三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通過人人參與口算方法的指導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推理歸納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通過分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頁。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投影儀、自制投影片、錄音機、磁帶、寫有算式的26個大蘋果、六棵智慧樹、2張寫有算式的樓梯圖、用來進行小組評價的“三星”(智慧星、創新星、合作星)、1張寫有思考題的智慧王國圖。
學具:寫有口算題和思考題的練習紙(每人一張);每組準備1塊小黑板、1支白粉筆,用來進行學生自評和互評的小印章。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今天,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一年級一班的“小小玩具店”正式開業了,我們先來看一下都有哪些玩具,好嗎?[教師出示標有價格的6種玩具:大賽車(40元)、小轎車(2元)、飛機(6元)、布娃娃(30元)、小狗熊(3元)、大花貓(20元)。]
師:都有哪些玩具,價格是多少?(學生回答,要說明禮物是什么以及它的價格)
2.這些玩具都有自己的價格,你們要想得到它必須怎么辦?(生:用錢買)在每個組的信封里還有一樣東西,倒出來看看是什么?(生:人民幣)
師:數數看,有多少人民幣?(學生合作數人民幣,并報總數)
1組:35元 2組:35元
3組:29元 4組:87元
5組:64元 6組:38元
師:你們小組商量一下要買哪種玩具?
3.你能根據玩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總數,試著提出數學問題嗎?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提出數學問題:)
生1:我們組一共有35元,買一輛小轎車要用2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生2:我們組一共有35元,買一只大花貓要用20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生3:我們組一共有29元,買一架飛機要用6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生4:我們組一共有87元,買一個布娃娃要用30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生5:我們組一共有64元,買一輛大賽車要用40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生6:我們組一共有38元,買一只小狗熊要用3元,提出的數學問題是:還剩多少元?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這是新課程標準所賦予的任務。這一環節的教學,從再現學生生活中購玩具的情境入手,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同時也使學生在購物的情境中,自然地提出有關兩位數減一位數的數學問題。這樣的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4.要想解決“還剩多少元錢?”這個問題,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最后把算式寫在小黑板上。
5.展示大家列的算式:請每組的代表把小黑板放在前面。
1組:35-2= 2組:35-20=
3組:29-6= 4組:87-30=
5組:64-40= 6組:38-3=
二、交流合作 學習新知
1.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
a.我們先來幫1組算一算。掛起1組的小黑板: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