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第二冊“位置與圖形”“統計”的復習 教學設計
五、評選學生滿意的候選人. 師:經過激烈的比賽,我們先來看一看每位候選人的得分,暫時落后的不要灰心,你們還有機會.下面我們將要評選學生滿意的候選人,根據你們的人氣指數給你們加分,有多少同學支持你,就給你加上幾分.那么誰來說一說應該怎樣統計這4名候選人的人氣指數呢? 學生討論、匯報.教師適時板書成統計表. 統計教學,特別是低年級的統計教學,重點不是教知識點,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本段教學中通過“評選學生最滿意的候選人”,自然讓學生產生統計的需要,進而探討最佳統計方法,進一步整理分析數據,根據分析結果解決實際問題. 六、課堂總結. 1.師:恭喜你,我們的新任數學科代表!請你談談自己現在的感受與成功的經驗,好嗎? 2.師:畢竟數學科代表的崗位只有一個,盡管我們的選手都很優秀,但也不可能人人當選,重要的是我們參與了.對嗎?其他同學你們有什么想法嗎?(把說的機會留給落選者與選民各一個,根據時間進行調控.) 七、作業練習. 在老師發的繪圖紙上把人氣指數統計表制作成條形統計圖. 通過同學們的反思,一方面是他們對這部分知識有系統的認知,另一方面,也使他們通過活動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 評析 本節課教案本著“教學為學生服務”的宗旨,采取“趣味練習”的形式,寓教學于活動之中.總的來說,本節課教案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1.大膽“加工”教材.盡管教材為學生提供了精心選擇的課程資源,但課程指的不僅僅是教材,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師的教學經驗也是課程資源.在細心領會教材的編排意圖后,對教材做了大膽的“加工”.首先,把教材的題目進行了大膽的更換,如第100頁第10題改為讓學生找座位.其次改變題材的呈現形式,如把大多數題目放在比賽環節出現,把統計放在評選環節教學.巧妙地使教學內容與活動環節緊密相關,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知識,受到教育. 2.實踐“生活數學”.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與教材內容,本教案把“位置與圖形”與“統計”知識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解決數學問題.3.重視“活動設置”.本節課教案的五個重要環節都設置了明確目的與目標.“找座位”游戲重在復習位置的相關知識;介紹候選人鞏固了學生對“位置”的掌握;候選人競賽重在復習“數圖形與識讀統計圖”知識;評選學生滿意的候選人使學生重溫“統計過程”;課堂總結培養了學生的反思能力,對復習知識形成整體認知.所有活動環節使教學重點突出而又環環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