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大海邊教案
引導引導列出算式“26+12”,并說出得數。
師:請小朋友用小棒或計算器來幫忙,驗證一下得數是不是38,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動手探究,教師巡視,引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并在小組交流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2、匯報:
師:誰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訴大家? (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 1 )先算20+10=30, 6+2=8,再算30+8=38(小結:先把兩個整十數相加,再把兩個一位數相加。)
( 2 )先算26+10=36,再算36+2=38。
( 3 )先算26+2=28,再算28+10=38 (總結:先把12分成10和2, 再計算。)
( 4 )擺小棒:左邊擺2捆零6根就是26,右邊擺1捆零2就是12, 然后一數,一共3捆零8根,就是38。所以知道26+12=38。
( 5 )撥計數器:先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個位上撥6個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撥1個珠子,個位上撥2個珠子,一看就是38。(先讓學生邊說邊撥,然后老師帶領學生共同撥珠并解釋結果。)
( 6 )列豎式計算:先寫一個加數26,在下面寫第二個加數12,把 加號寫在12的左邊,然后在下面畫一條橫線,最后計算6+2=8,20+10=30。 答案是38(讓學生邊說教師邊寫,要強調列豎式時的注意事項)
3、總結:
師:以上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提問,學生回答,老師給與適當評價與鼓勵。
(二)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1、探究: 師:剛才,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非常好。現在, 請小朋友們用你自己最喜歡的方法,算一算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學生自由選擇方法解決問題)
2、匯報
師:誰愿意說一說自已的想法和算法?
學生可能說出以下幾種算法:
( 1 )先算20+10=30, 3+1=4,再算30+4=34。
( 2 )撥計數器(邊撥邊說):先撥2個十, 3個一,表示23,再撥1個十, 1個一,表示加11,一看就是34。
( 3 )擺小棒計算(邊擺邊說)
師:小朋友們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來解決我們提車的問題,真了不起。如果用豎式來計算,你會不會寫呢?
(學生列豎式計算,鞏固豎式計算方法。對豎式稍作總結后)
師:老師這兒還有兩道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出示34+13? 52+27=? )
師: (指黑板上的四學生說出得數后,讓學生列豎式,并指名學生上黑板演示。)
3、總結:
請小朋友們觀察這四個豎式,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師:為什么26+12中的2和1對齊? 引導學生得出:因為計算時要把兩個整十數加起來,兩個一位數加起來,所以十位對齊,個位對齊。
師:說的真好。概括起來就是“用豎式計算,相同數位要對齊”。
[在這一環節中,教材只通過一個例子就作了總結,不符合學生學生 認知規律,而要通過多個例子才能作出總結,因而以上教學對此作了改變,利用四個豎式作概括]。
三、拓展練習,鞏固提高
小壁虎找尾巴。
師:趕海的小朋友在海邊玩夠了,就提著小桶回家了。在回家路上他們遇見了幾只斷尾巴的小壁虎.看,多可愛的小壁虎,它們的尾巴哪里 去了呢?你能幫他們找回自己的尾巴嗎? (學生獨立完成自主練習第3題)
師:誰愿意把你找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看看? (讓學生到實物投影前展示,并有選擇的讓學生表達計算過程。)
師:在找尾巴時,你發現了什么?你能給這條尾巴找到它的身子嗎? (引導學生找出得數是43的一些加法算式,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增加了練習量,培養了學生的逆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