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大海邊教案
2、探究“擺海鷗比擺帆船少用幾個貝殼?”“擺輪船比擺海鷗多用幾個貝殼? ”兩個問題一起探究,學習步驟同上。
3、總結概括(利用板書)
( 1 )通過上面的學習,你能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
( 2 )仔細觀察每個算式中的3個數,你又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
a.在用豎式計算時,相同數位對齊。
b.個位數減個位數,十位數減十位數。
( 3 )小結: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減。
三、自主練習
1、先解決剛上課時提出的3個加法計算的問題。
2、52頁1題:估一估,填一填。
①估計本數:以第一層的12本為標準,進行估計。
②提出問題(有關加法或減法的數學問題)。
③嘗試解答。
④解釋:從學生自己列的算式說起。
2題:計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3題:小鳥送信。
①嘗試解決問題(連線)
②解釋(說思路)
四、課堂小結
1、今天,你有哪些收獲? 2、你是怎樣學會這些知識的?
信息窗3---參觀水族館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第54-57 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讓學生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
2、 讓學生通過小組和全班同學的交流、合作,體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讓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充分體驗解決數學問題的成功喜悅,增強對學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水族館參觀,你們想去嗎?有幾個小朋友也在參觀水族館,我們和他們一看去吧!
師:(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都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生1:左邊的魚缸一共有多少條魚?
生2:右邊的魚缸一共有多少條魚?
生3:左邊的魚缸比右邊的魚缸里的魚少幾條?
生4:右邊的魚缸比左邊的魚缸里的魚多幾條?
生5:紅魚比黃魚少幾條?
生6:黃魚比藍魚少幾條?
…
[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描述并根據圖片內容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提出的有些問題,可以引導其直接口答:較難的問題放在問題口袋中,以后再探究。]
師:我們先來解決“左邊的魚缸一共有多少條魚?”這個問題吧!這個問題可以怎樣解決呢?
生:可以這樣列式:14+28=
師:14+28怎樣計算呢?請小朋友在小組中商量一下。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師:哪個小組愿意派一位代表說說你們的算法?
組一:口算
組二: 列豎式
組三:4+8=12,10+20=30,12+30=42。
組四:用計數器
……
師:剛才同學們研究出了這么多的算法,真了不起!你們喜歡那種方法來計算呢?為什么?
(學生舉手發言,說出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并說明理由,并在教師指導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
[學生通過操作感受“滿十進一”的道理。能積極參與活動,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自主探索算法,感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師:我們有了好方法,一定會把問題解決的又快又好的。來看“右邊魚缸里一共多少條魚”這個問題吧!
師:誰能說說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生:23+27=
師: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在練習本上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