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教學設計
生:能。師:誰最多?你是怎么看的? 生:西瓜最高嘛。 師:不僅要看誰最高,還要看看起點,你看,他們把開始部分對齊了,這樣我們就很容易比較了。只要看誰最高就可以了。那覺得這種擺法好在哪里啊?師:對啊,可以讓我們一目了然地看出誰最多,多的程度怎么樣。師:但有的小朋友說,這樣我如果想知道每種水果有幾人喜歡,我還要去數,真不方便。為了方便大家看,我們就把這些有顏色的小方塊填在這樣一張表格里,這就是一張統計圖了。統計圖的下面是每一個項目,告訴我們每一欄分別是什么。左邊有一排數字。有了這張統計圖,我就不用去數有幾個方塊了,只要看看旁邊的數字就可以了,你會看嗎?生:喜歡西瓜的有13人。師:你是怎么看的?上來指一下。師:只要看最頂端對應的數字就行了。會看了嗎?(三)鞏固整理。師:那我們把剛才自己組整理的數據也做成這樣的統計圖,好嗎?我們可以用鉛筆涂小格的方法來完成這張統計圖。為了涂的方便,我們可以用畫斜線的方法來涂。先來畫蘋果的,要畫在蘋果兩個字的上面。那我在這里畫了一個小方格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喜歡蘋果的有一個人。師:好,那我接著畫。那這一條的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喜歡蘋果的有6個人。師:那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再來涂。涂好的小朋友也可以完成那張統計表。師:好,我們來欣賞一下涂好的統計圖,小朋友你們看,整理好的統計圖看起來一條一條的,數學家就叫規定叫它條形統計圖。那從這張我們班小朋友的統計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收集到什么信息呢?生:我知道了喜歡草莓的比喜歡梨的人多。生:喜歡西瓜的人最多。師:是啊,那我們就可以建議食堂叔叔給我們買西瓜了,對嗎?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其實剛才我們做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統計。我們把這些雜亂無章的數據整理成這樣的圖形,我們就把它叫做統計圖。這個表格就是統計表。三、提高發散。師:你能當一回小老師根據這張統計圖,提一些數學問題嗎?生:喜歡的比喜歡西瓜的多幾人?生:喜歡西瓜和喜歡梨的一共有幾人?師:誰會列式解決這些問題?師:小朋友,我們幫食堂叔叔解決了一個問題,通過這個統計圖和統計表我們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我們班的小朋友喜歡吃蘋果的人最多。其實啊,統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你還在哪里用到過統計呢?師:是啊,我們現在學的還只是比較簡單的統計,以后我們還要學習復雜的統計,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爸爸媽媽經常用到比較復雜一點的統計圖。老師希望小朋友在學習這些知識后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好嗎?新課的引入 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引入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情境,調動了學習情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的學習營造了很好的氣氛,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設計了“幫食堂叔叔想辦法”的情景,以便引起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自主探究的愿望,積極地引導學生親自經歷收集、整理數據方法的過程,并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使培養目標得以落實,能力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