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
三
課題:觀察物體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28、29頁教學目標:1.經歷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過程。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2.能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3.增強學習數學的好奇心,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課前準備:四人一小組,每組一個帶把的杯子,分別坐在四個不同的方向。教學方案:
教 學 環節
設 計 意 圖
教學預設一、問題情景1.師生談話。引出生日照片的問題。2.讓學生猜一猜照片中的同學是誰。教學環節二、自主探索(一)觀察杯子1.分組觀察。四個同學一組,每組一個帶把的杯子。引導學生從自己所在的位置去觀察杯子。2.在小組、全班交流自己發現的情況。鼓勵學生說出觀察到的杯子的形狀。3.讓學生換位子來再次觀察杯子,鼓勵學生說出這次看到的杯子的形狀和自己的發現。教學環節
(二)觀察情景圖。出示書中的情境圖,讓學生辨認4幅杯子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三)攝影展覽情境圖1.讓學生仔細觀察小猴、小兔給小房子照相的情景圖,并說一說圖意。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一下小猴、小兔所拍教學環節到的照片的樣子。2.出示兩幅照片,讓學生判斷分別是誰拍到的,分別照的是小房子的哪個部位。四、課堂練習練一練第1題,先讓學生理解圖意,再按要求從不同角度觀察觀察圖片,弄清三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教學環節
第2題,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直接看圖思考問題,也可以先讓學生實際觀察汽車玩具,然后完成此題。師生簡短的談話引出了生日照片的問題。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并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猜照片中的同學可以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設計意圖出示四幅杯子圖讓學生辨認,目的是讓學生及時把實物和圖產生聯系,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所觀察到的杯子的樣子。通過交流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杯子的樣子也就不同。通過換位子來再次觀察杯子,豐富了我們的課程資源。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觀察和感受說給同學聽。培養了設計意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交流意識。讓學生辨認4幅杯子圖分別是誰看到的。通過觀察、交流、判斷等活動,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從不同角度所看到的物體形狀的清晰表象。先讓學生想象一下小動物們拍到的照片會是什么樣子的,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設計意圖通過判斷照片是誰看到的,讓學生認識到了整體與局部、立體與平面之間的關系。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了對具體事物與平面圖形之間聯系的理解。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運用所學知識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師: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拿來一些自己喜歡的照片。現在,哪位同學們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照片是在哪照的?●這是我生日的時候吃生日蛋糕時照的。●這是我去旅游時照的。……師:咱們班有一位同學也拍了一些照片。請同學們來猜一猜他是誰?出示背面照片,猜猜看,他是誰?出示側面照片,這回看出來了嗎?出示正面照片再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