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第6單元認識物體教案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 激趣導入二、 動手探索,體會領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等一系列實踐操作活動,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幾何形體的過程,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了充分的認識,能識別這些物體。 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 三、 鞏固認識,應用拓展 通過練習想想做做1、2、3題,學生連線、舉例、分類、統計,進一步加深對四種形體特征的認識,初步建立起各種形體的清晰表象。學生感受生活里物體的不同形狀,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發展初步的實踐能力。四、總結評價
教學
反思
課題:有趣的拼搭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堆堆搭搭、推推滾滾的實踐活動,學生進一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的特征,了解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搭搭數數的實踐活動,學生展開空間想象,發展空間觀念。 3、在玩中學習數學,感受學習的快樂,欣賞數學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重點與難點:通過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特征,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體會平面與曲面的區別。 課前準備:掛圖或光盤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激趣揭題通過回憶上節課學了哪些物體,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為下面教學活動奠定基礎。二、組織活動 三、全課總結 通過實際動手操作“滾一滾”,觀察這四個物體同時往下滑的現象,學生進一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的特征,充分感受科學結論產生的基本過程,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使課堂變得富有趣味。 通過“堆一堆”的活動學生主動思考:為什么長方體、正方體能堆得好,而球與圓柱不容易堆好。讓學生體會到其面對不穩定性和平面的穩定性這一特征。 在“搭一搭”、“數一數”中觀察、思考、討論,根據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的特征,學生展開空間想象,發展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