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數的認識》(精選13篇)
《11——20各數的認識》 篇1
教學內容:青島版68——70頁。
教學目標:
a類:
能正確認識11-20各數并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
b類:
1、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認識數位“個位”和“十位”。
2、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
c類:
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是本課教學重點,發展學生的數感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準備:計數器 小棒每人20根 游絲每人2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小鳥嗎?海邊的孩子也喜歡小鳥。讓我們一起到海邊看一看,好不好?
2、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請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你能給大家提個問題嗎?
二、操作探索,解決問題
1、解決:沙灘上一共有幾只海鷗?
先猜一猜有幾只?
到底誰猜的對呢?
怎樣才能數出準確的數呢?(學生說方法)
教師說明,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海鷗。
教師圈一只,學生擺一根。
數一數,你一共擺了多少根?(板書:11)
你猜對了嗎?恭喜你。
想一想:怎樣才能很快地數出呢?
(學生匯報數的方法,并說明理由。)
學生的方法可能有:
1根1根地擺。
2根2根地擺。
3根3根地擺。
5根5根地擺。
10根10根地擺。
(評價學生擺的方法,根據學生擺的情況進行反饋和引導。如果認為自己擺的方法是最好的,可以接著繼續擺其他的20以內的兩位數,在擺的過程中感受10根一捆最好數)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幾個十?還有幾根?大家看,這樣一眼就能看出是11了。
(教師演示10根捆成一捆)
說明:1就是1一個一。11里面有一個十和1個一。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板書:一個十(捆成一捆的小棒圖) 1個一(1根小棒圖)
2、解決:沙灘上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教師圈一只,學生擺一根小棒。
數一數,你擺了幾根?
你擺的能讓老師一眼就看出來嗎?說說你的方法。(10根捆成一捆,還剩3根)
教師邊巡視邊反饋。
問:13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我們就說13是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板書:13 1個十 3個一)
3、解決:礁石上有幾只海鷗?
邊數邊擺。擺完后問:你發現了什么?(20根能捆成2捆)
有沒有剩下的?
2捆是幾個十?
20是由幾個十組成的?(板書:20 2個十)
4、小結:同學們,你們太棒了。沒用老師教就知道了一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就是十幾,兩個十就是20。
我們認識了11、13和20。想一想,20以內我們還有哪些數沒有學?
5、數數
正數、倒數11——20。
6、填數練習:有的數字喜歡捉迷藏,悄悄藏了起來,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7、學習數位
同學們,這些數還可以在計數器上表示出來。
借助計數器介紹數位:右邊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撥11。(一個一個地撥,滿10個后說明在計數器上10個可以進到十位上撥1,個位上是0,繼續在個位上撥1)
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意思?
個位上的數表示幾個一,十位上的數表示幾個十。
寫的時候,十位上是1對著十位寫1,個位上也是1,我們對著個位寫1。
撥13。
撥20。
說明:20的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寫0。
師生互動,撥數。
小結:以前我們學習了0到10十一個數字,今天我們又認識了10個新朋友。哪10個?(學生齊數,教師板書課題)
你了解它們嗎?
三、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1、圈“10”練習。
2、寫一寫,畫一畫。
3、填空。
四、課堂小結:我們今天認識了11——到20十個新朋友。以后我們經常和它們打交道,一定要好好和它們相處啊!
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十位 個位
1 1
1捆 1根
2 0
2個十
《11——20各數的認識》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能夠正確、迅速地讀出11~20各數.
2.初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語表達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數11~20各數及讀法.
教學難點
理解11~20各數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
師:誰能按順序說一說,以前我們都認識了哪些數?(學生可能會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誰能再倒著數一數?
師:誰能數一數第一組和第二組一共有多少人?(兩組人數不超過10)
如果讓你數一數全班一共有多少名男生.你會數嗎?(男生人數超過10)
誰來試著數一數?
請一位同學數.
師:男生的人數超過了10,我們只認識10以內的數是不夠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比10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1~20各數.
板書課題:11~20各數的認識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演示課件“數11~20各數”】
師:這是幾根鉛筆?(1根)
現在呢?(2根)……(一直數到10根)
10根鉛筆要怎么樣?(捆成一捆)
1捆是幾根?(10根)
1捆就是1個什么?(1個十)
再添1根是多少?(11)
再添1根呢?(12)……(一直數到19)
19再添1根是多少?(20)
現在又夠10個單根的了,怎么辦?(捆成一捆)
原來的1捆再加上這1捆是幾捆?(兩捆)
兩捆就是兩個什么?(兩個十)
兩個十是多少?(20)
20里面有幾個十?(兩個十)
你能邊擺小棒邊數數嗎?請你拿出小棒從1開始一直數到20.
學生邊擺小棒邊數數,教師巡視.
師:不擺小棒,你能從1數到20嗎?
學生試著從1數到20.
2.教學例2.
(1)數的組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新數都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你能用小棒擺出這些數嗎?
教師說數,學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說一說所擺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11、13、15、20)
(2)數的讀法.
出示例2的11圖
師: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因為它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所以讀作:十一.
出示例2的13圖
師: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讀作什么?
分別出示例2的15圖和20圖
師:這個數呢?(學生先說數的組成,再讀數.)
出示:12、14、16、17、18、19
師:你能按順序讀出直尺上的數嗎?(出示直尺圖)
學生齊讀:從0到20
從20到0
指名讀:只讀單數.
只讀雙數.
5個5個地讀.
師:15的后面是多少?前面呢?
18和20中間的數是誰?
和16相鄰的兩個數是多少和多少?
指出直尺上第13個格在哪兒?
(3)比較大小.
師:比11大1的數是多少?
比18小1的數是多少?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數有哪些?
比14小的數有哪些?比17大的數呢?
三、鞏固練習.
1.數一數,一共有幾塊糖?
先數出10塊圈起來,再看還剩幾塊,就是十幾塊.
2.口頭填數.
3.請把卡片按順序排列起來.
4.用小棒擺出下列各數.學生擺完后,指名說每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11
12
16
17
20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數?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教案點評:
11到20各數的認識是為學習20以內加減法做準備.在設計教案時重點抓住了以下幾點:
一、學生對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的理解有一定困難.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老師演示、通過親自動手擺一擺、捆一捆,來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
二、學生對11到20各數的組成的掌握有些難度.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看小棒圖說數的組成、自己擺小棒說數的組成.
三、要充分利用直尺圖,幫助學生理解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四、為激發學生興趣,在鞏固練習中,也是采取數一數、擺一擺、舉卡片、連線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整個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
《11——20各數的認識》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和“個位”,能夠正確地寫出11~20各數.
2.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地書寫11~20各數.
教學難點
理解數位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
1.數20以內的數
(1)從1數到20.
(2)從20數到1.
2.讀出下列各數并說出它的組成.
11、13、16、18、20
分別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對11~20各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怎么寫這些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4【演示動畫“寫數”】
(1)出示數位表
十位
個位
師:這個表叫數位表.它可以幫助我們寫數.上面標著數位的名稱,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個位閃動)第二位呢?(十位閃動)
寫數的時候,如果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1”,有2個十呢?(在十位上寫2),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有3個一就要在個位上寫幾?(在個位上寫3).
(2)出示小棒圖:
師:這是多少根小棒?(12根)
12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隨學生回答,將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兩根小棒移到個位上.
師:有1個十要在十位上寫幾?
有2個一要在個位上寫幾?
十位上的這個“1”表示1個什么?(1個十)
個位上的這個“2”表示2個什么?(2個一)
這個數是多少?
請你用手指在桌子上寫出一個12.
(3)學生擺小棒試著寫15.
師:請你先擺好數位表,然后在數位表的上面擺出15根小棒.
說一說15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個十在什么位上寫幾?
5個一呢?
請同學們把它寫在數位表上.(學生試寫)請一人說自己是怎么寫的.
(4)學生獨立探索20的寫法.
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交流寫法.
師:個位上不寫“0”行不行?為什么?
老師演示:擦掉數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
學生書空,邊說邊寫“20”.
2.教學做一做.
(1)看圖寫數:
出示p79格子圖(一)
師:如果不擺小棒,沒有數位表,你能看圖寫數嗎?
這有兩行格子,左邊的黃格子有幾個?右邊的粉格子有幾個?一共是多少?這個數怎么寫?(先寫十位上的“1”,再寫個位上的“4”).
出示p79格子圖(二)
師:看著這幅圖,你會寫數嗎?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出示計數器.
師:這是計數器,是用來計數的,右起第一檔是個位,第二檔是十位;十位上有幾個珠子就表示幾個十,個位上有幾個珠子就表示幾個一.
邊撥珠邊提問:十位上有幾個珠子?(1個)表示什么?
個位上有幾個珠子?(1個)表示什么?合起來是多少?(11)
師:同樣是1個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數量就不同.
這個數怎么寫?請你書空.
出示計數器圖(一)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出示計數器圖(二)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2)用數字卡片擺數
老師說,學生擺.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由1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數.
三、鞏固練習.
1.在田格里寫數(11~20)
2.口頭填數.
3.請把卡片按順序排列起來.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課題)你有什么收獲?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到了什么?(拓展知識,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右起第三位是什么位呢?……)
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11——20各數的認識》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能夠正確、迅速地讀出11~20各數.
2.初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語表達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數11~20各數及讀法.
教學難點
理解11~20各數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
師:誰能按順序說一說,以前我們都認識了哪些數?(學生可能會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誰能再倒著數一數?
師:誰能數一數第一組和第二組一共有多少人?(兩組人數不超過10)
如果讓你數一數全班一共有多少名男生.你會數嗎?(男生人數超過10)
誰來試著數一數?
請一位同學數.
師:男生的人數超過了10,我們只認識10以內的數是不夠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比10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1~20各數.
板書課題:11~20各數的認識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演示課件“數11~20各數”】
師:這是幾根鉛筆?(1根)
現在呢?(2根)……(一直數到10根)
10根鉛筆要怎么樣?(捆成一捆)
1捆是幾根?(10根)
1捆就是1個什么?(1個十)
再添1根是多少?(11)
再添1根呢?(12)……(一直數到19)
19再添1根是多少?(20)
現在又夠10個單根的了,怎么辦?(捆成一捆)
原來的1捆再加上這1捆是幾捆?(兩捆)
兩捆就是兩個什么?(兩個十)
兩個十是多少?(20)
20里面有幾個十?(兩個十)
你能邊擺小棒邊數數嗎?請你拿出小棒從1開始一直數到20.
學生邊擺小棒邊數數,教師巡視.
師:不擺小棒,你能從1數到20嗎?
學生試著從1數到20.
2.教學例2.
(1)數的組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新數都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你能用小棒擺出這些數嗎?
教師說數,學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說一說所擺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11、13、15、20)
(2)數的讀法.
出示例2的11圖
師: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因為它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所以讀作:十一.
出示例2的13圖
師: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讀作什么?
分別出示例2的15圖和20圖
師:這個數呢?(學生先說數的組成,再讀數.)
出示:12、14、16、17、18、19
師:你能按順序讀出直尺上的數嗎?(出示直尺圖)
學生齊讀:從0到20
從20到0
指名讀:只讀單數.
只讀雙數.
5個5個地讀.
師:15的后面是多少?前面呢?
18和20中間的數是誰?
和16相鄰的兩個數是多少和多少?
指出直尺上第13個格在哪兒?
(3)比較大小.
師:比11大1的數是多少?
比18小1的數是多少?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數有哪些?
比14小的數有哪些?比17大的數呢?
三、鞏固練習.
1.數一數,一共有幾塊糖?
先數出10塊圈起來,再看還剩幾塊,就是十幾塊.
2.口頭填數.
3.請把卡片按順序排列起來.
4.用小棒擺出下列各數.學生擺完后,指名說每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11
12
16
17
20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數?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教案點評:
11到20各數的認識是為學習20以內加減法做準備.在設計教案時重點抓住了以下幾點:
一、學生對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的理解有一定困難.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老師演示、通過親自動手擺一擺、捆一捆,來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
二、學生對11到20各數的組成的掌握有些難度.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看小棒圖說數的組成、自己擺小棒說數的組成.
三、要充分利用直尺圖,幫助學生理解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四、為激發學生興趣,在鞏固練習中,也是采取數一數、擺一擺、舉卡片、連線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整個教學過程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
《11——20各數的認識》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和“個位”,能夠正確地寫出11~20各數.
2.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地書寫11~20各數.
教學難點
理解數位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
1.數20以內的數
(1)從1數到20.
(2)從20數到1.
2.讀出下列各數并說出它的組成.
11、13、16、18、20
分別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對11~20各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怎么寫這些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4【演示動畫“寫數”】
(1)出示數位表
十位
個位
師:這個表叫數位表.它可以幫助我們寫數.上面標著數位的名稱,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個位閃動)第二位呢?(十位閃動)
寫數的時候,如果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1”,有2個十呢?(在十位上寫2),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有3個一就要在個位上寫幾?(在個位上寫3).
(2)出示小棒圖:
師:這是多少根小棒?(12根)
12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隨學生回答,將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兩根小棒移到個位上.
師:有1個十要在十位上寫幾?
有2個一要在個位上寫幾?
十位上的這個“1”表示1個什么?(1個十)
個位上的這個“2”表示2個什么?(2個一)
這個數是多少?
請你用手指在桌子上寫出一個12.
(3)學生擺小棒試著寫15.
師:請你先擺好數位表,然后在數位表的上面擺出15根小棒.
說一說15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個十在什么位上寫幾?
5個一呢?
請同學們把它寫在數位表上.(學生試寫)請一人說自己是怎么寫的.
(4)學生獨立探索20的寫法.
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交流寫法.
師:個位上不寫“0”行不行?為什么?
老師演示:擦掉數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
學生書空,邊說邊寫“20”.
2.教學做一做.
(1)看圖寫數:
出示p79格子圖(一)
師:如果不擺小棒,沒有數位表,你能看圖寫數嗎?
這有兩行格子,左邊的黃格子有幾個?右邊的粉格子有幾個?一共是多少?這個數怎么寫?(先寫十位上的“1”,再寫個位上的“4”).
出示p79格子圖(二)
師:看著這幅圖,你會寫數嗎?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出示計數器.
師:這是計數器,是用來計數的,右起第一檔是個位,第二檔是十位;十位上有幾個珠子就表示幾個十,個位上有幾個珠子就表示幾個一.
邊撥珠邊提問:十位上有幾個珠子?(1個)表示什么?
個位上有幾個珠子?(1個)表示什么?合起來是多少?(11)
師:同樣是1個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數量就不同.
這個數怎么寫?請你書空.
出示計數器圖(一)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出示計數器圖(二)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2)用數字卡片擺數
老師說,學生擺.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由1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數.
三、鞏固練習.
1.在田格里寫數(11~20)
2.口頭填數.
3.請把卡片按順序排列起來.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課題)你有什么收獲?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到了什么?(拓展知識,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右起第三位是什么位呢?……)
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11——20各數的認識》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能夠正確、迅速地讀出11~20各數.
2.初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語表達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數11~20各數及讀法.
教學難點
理解11~20各數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
師:誰能按順序說一說,以前我們都認識了哪些數?(學生可能會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誰能再倒著數一數?
師:誰能數一數第一組和第二組一共有多少人?(兩組人數不超過10)
如果讓你數一數全班一共有多少名男生.你會數嗎?(男生人數超過10)
誰來試著數一數?
請一位同學數.
師:男生的人數超過了10,我們只認識10以內的數是不夠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比10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1~20各數.
板書課題:11~20各數的認識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演示課件“數11~20各數”】
師:這是幾根鉛筆?(1根)
現在呢?(2根)……(一直數到10根)
10根鉛筆要怎么樣?(捆成一捆)
1捆是幾根?(10根)
1捆就是1個什么?(1個十)
再添1根是多少?(11)
再添1根呢?(12)……(一直數到19)
19再添1根是多少?(20)
現在又夠10個單根的了,怎么辦?(捆成一捆)
原來的1捆再加上這1捆是幾捆?(兩捆)
兩捆就是兩個什么?(兩個十)
兩個十是多少?(20)
20里面有幾個十?(兩個十)
你能邊擺小棒邊數數嗎?請你拿出小棒從1開始一直數到20.
學生邊擺小棒邊數數,教師巡視.
師:不擺小棒,你能從1數到20嗎?
學生試著從1數到20.
2.教學例2.
(1)數的組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新數都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你能用小棒擺出這些數嗎?
教師說數,學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說一說所擺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11、13、15、20)
(2)數的讀法.
出示例2的11圖
師: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因為它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所以讀作:十一.
出示例2的13圖
師: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讀作什么?
分別出示例2的15圖和20圖
師:這個數呢?(學生先說數的組成,再讀數.)
出示:12、14、16、17、18、19
師:你能按順序讀出直尺上的數嗎?(出示直尺圖)
學生齊讀:從0到20
從20到0
指名讀:只讀單數.
只讀雙數.
5個5個地讀.
師:15的后面是多少?前面呢?
18和20中間的數是誰?
和16相鄰的兩個數是多少和多少?
指出直尺上第13個格在哪兒?
(3)比較大小.
師:比11大1的數是多少?
比18小1的數是多少?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數有哪些?
比14小的數有哪些?比17大的數呢?
三、鞏固練習.
1.數一數,一共有幾塊糖?
先數出10塊圈起來,再看還剩幾塊,就是十幾塊.
2.口頭填數.
3.請把卡片按順序排列起來.
4.用小棒擺出下列各數.學生擺完后,指名說每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11
12
16
17
20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數?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教案點評:
11到20各數的認識是為學習20以內加減法做準備.在設計教案時重點抓住了以下幾點:
一、學生對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的理解有一定困難.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老師演示、通過親自動手擺一擺、捆一捆,來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
二、學生對11到20各數的組成的掌握有些難度.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看小棒圖說數的組成、自己擺小棒說數的組成.
三、要充分利用直尺圖,幫助學生理解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四、為激發學生興趣,在鞏固練習中,也是采取數一數、擺一擺、舉卡片、連線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整個教學過程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
《11——20各數的認識》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和“個位”,能夠正確地寫出11~20各數.
2.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地書寫11~20各數.
教學難點
理解數位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
1.數20以內的數
(1)從1數到20.
(2)從20數到1.
2.讀出下列各數并說出它的組成.
11、13、16、18、20
分別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對11~20各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怎么寫這些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4【演示動畫“寫數”】
(1)出示數位表
十位
個位
師:這個表叫數位表.它可以幫助我們寫數.上面標著數位的名稱,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個位閃動)第二位呢?(十位閃動)
寫數的時候,如果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1”,有2個十呢?(在十位上寫2),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有3個一就要在個位上寫幾?(在個位上寫3).
(2)出示小棒圖:
師:這是多少根小棒?(12根)
12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隨學生回答,將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兩根小棒移到個位上.
師:有1個十要在十位上寫幾?
有2個一要在個位上寫幾?
十位上的這個“1”表示1個什么?(1個十)
個位上的這個“2”表示2個什么?(2個一)
這個數是多少?
請你用手指在桌子上寫出一個12.
(3)學生擺小棒試著寫15.
師:請你先擺好數位表,然后在數位表的上面擺出15根小棒.
說一說15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個十在什么位上寫幾?
5個一呢?
請同學們把它寫在數位表上.(學生試寫)請一人說自己是怎么寫的.
(4)學生獨立探索20的寫法.
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交流寫法.
師:個位上不寫“0”行不行?為什么?
老師演示:擦掉數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
學生書空,邊說邊寫“20”.
2.教學做一做.
(1)看圖寫數:
出示p79格子圖(一)
師:如果不擺小棒,沒有數位表,你能看圖寫數嗎?
這有兩行格子,左邊的黃格子有幾個?右邊的粉格子有幾個?一共是多少?這個數怎么寫?(先寫十位上的“1”,再寫個位上的“4”).
出示p79格子圖(二)
師:看著這幅圖,你會寫數嗎?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出示計數器.
師:這是計數器,是用來計數的,右起第一檔是個位,第二檔是十位;十位上有幾個珠子就表示幾個十,個位上有幾個珠子就表示幾個一.
邊撥珠邊提問:十位上有幾個珠子?(1個)表示什么?
個位上有幾個珠子?(1個)表示什么?合起來是多少?(11)
師:同樣是1個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數量就不同.
這個數怎么寫?請你書空.
出示計數器圖(一)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出示計數器圖(二)
學生獨立寫數,然后訂正.
(2)用數字卡片擺數
老師說,學生擺.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由1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數.
三、鞏固練習.
1.在田格里寫數(11~20)
2.口頭填數.
3.請把卡片按順序排列起來.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課題)你有什么收獲?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到了什么?(拓展知識,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右起第三位是什么位呢?……)
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11——20各數的認識》 篇8
一、創設情境,直接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小明沒有帶小棒,老師準備借一把小棒給他,你們猜猜大約有多少呢?
生猜
師:猜得真多,到底誰猜對了?怎么辦呢?
生數(師展示)
二、提供探索機會,經歷探索過程
1、探索
(1)擺
師:小朋友,你們帶來了多少根小棒?不說出答案,試著擺一擺,怎樣就能讓別人一眼看出你有多少根?
生擺。
(2)說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擺法跟大家說一說?其他小朋友認真聽一聽!
生說。
師:還有與他不同的擺法嗎?(師根據學生的說,作好展示)
師:小朋友真不錯,想了這么多擺法,咱們來評一評,誰的擺法最好?為什么?
生評。(獎勵)
哪些小朋友的擺法跟他一樣?請舉起你的小手。 哇,這么多聰明的小朋友!
(3)學
師:想知道小明是怎么擺的嗎?咱們一起去看看!誰說說他是怎么做的?你認為他這種做法好嗎?為什么?你們也能像他這樣做嗎?與好朋友合作綁一綁!
(師順手拿一捆)問:你們綁的這一捆就是1個幾?這個十里有幾個一?
2、讀數
(1)看,小明擺的是多少?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現在你知道11是怎么合成的嗎? (11)
小結:對,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合成的!
(2)這又是多少 ?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合成的?學生說 還有誰能說說! (12)
(3)小朋友,你們帶來的小棒是多少?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多個學生說!
小朋友, 20呢?你們會擺嗎?把你擺的舉起來!誰能說說你為什么這么擺嗎? (20)
(4) 小朋友看,你看到什么?有多少個?它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問兩次)13、15、16、17
3、休息(咱們休息一會!)
4、數的順序和大小
(1)師:小朋友,今天除了來了這么多叔叔阿姨外,還來了位特殊的朋友,是誰?
請小朋友拿出這位特殊的朋友,按順序讀讀他身上的數字?你發現了什么?
生說。
師:小朋友,看著這尺子,我想到了許多問題:
15前一個數是幾? 誰告訴我!
比16多1是幾?
19比20少幾?
18的鄰居有哪些?
10離15近,還是19離15近?
師:誰也能看著尺子上的數提問給老師回答? (獎勵)
三、綜合應用
(1)師:小朋友,你能把咱們今天學的數字娃娃從你的學具袋里請出來嗎?
瞧!他們好亂的,能幫他們排排隊嗎?說說你是怎么排的?還有不同的排法嗎?
(2) 聽口令,找朋友:A、請你找出比11大歲的朋友?B、請你找出比18小3
歲的朋友?B、請你找出15的鄰居?、
(3)小朋友,湯老師手上拿著一張數字娃娃,你們猜猜會是多少呢?“大了,小了,對了。”
(4)師:小朋友,你知道嗎?這些數字娃娃是咱們的好朋友,他們時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能從中找出哪些數字娃娃?
這是一張“過路圖”,調皮的數字娃娃躲起來了,你能找出來嗎?在我們生活中,你還見過或聽過哪些數字娃娃的名字?
四、小結
小朋友,你們今天學得開心嗎?
唱歌曲走出教室!“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起!”
《11——20各數的認識》 篇9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王雷-年度數學學科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實驗教材一年級第一冊第七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例1、例2、例3及課后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能夠正確地讀11~20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順序和大小。
2. 使學生初步了解十進制。
3. 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4.通過動手操作、相互交流培養學生主動的參與意識和積極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掌握數的組成,能正確的讀、寫11~20各數。
教學難點:體會10個一就是1個十,初步了解十進制。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鉛筆、小棒、11-20數字卡
學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復習導入(大屏出示復習題)
2.觀察主題圖,復習舊知,為學習新知做鋪墊。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地方?
生:馬路
師:有誰知道,馬路上一條條的白線是什么標志呀?
生:人行橫道。
師:我們過馬路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生:注意紅綠燈、走人行橫道。
師:大家說得真好,我們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走人行橫道,這樣才能保證人身安全。請小朋友們在數數,過馬路的有多少人?
生:10人
師:那你們猜一猜,馬路上的斑馬線的條數比他們的人數多一些還是少一些?
生:斑馬線多一些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師:圖中還有什么?有多少?(生隨意匯報)
師: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物體的個數超過10,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
板書課題
二、 操作觀察、探索新知
(一)、學習數法,建立“十“為單位的概念。
師:老師這里剛買了一些(11根)鉛筆,請你猜一猜有多少根?生猜測
指名數一數
師:11枝鉛筆用哪個數表示?(11)板書11 這個數讀做十一,板書十一。
生齊讀
師:現在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出11根小棒,擺在桌子上,想一想怎么樣擺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是11根?
生動手操作
比較學生的擺法,評出最清晰的擺法。
師:怎么樣能讓10根小棒變成一個整體,拿起來方便。(用橡皮筋捆起來)請同學們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捆好的同學舉起來。(生動手捆小棒)
師:現在我們已經把10個一根小棒捆成了一個“十”了,你們真了不起。
板書:10個一就是1個十。
(二)、操作探究數的數法和組成。
1、教學11
師:現在我們做一個拿小棒的游戲,請拿出10根小棒。(生舉起來)
請拿出11根小棒。你是怎么拿的?
生:拿出11根小棒并匯報方法。
師:11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生: 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就是十一。(板書,生齊讀兩遍)
師:這兩個1表示的數量相同嗎?
生:不相同,第一個1表示1個十,第二個1表示1個一
2、教學15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15根小棒,(生匯報怎么拿的)
師:15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生:15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板書 齊讀)
師:請你添一根小棒是多少根小棒,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學生隨意擺出16、17、18、19和同桌說一說它們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生匯報有選擇地進行板書
4、小結:觀察板書,你發現了什么?
師:十幾都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5、教學20
師:擺出19根小棒,19再添一根是多少根了?(20)
動手數單根的小棒,再次體會10個一是1個十。20是由2個十組成的。
(三)數序
1、我們常見的直尺上也有我們今天學習的數,大家看看。你能把缺少的數寶寶送回家嗎?
2、學生順序、倒序讀一讀
3、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還是小?17比14大還是小?
4、在書桌里找11——20數字卡片。拿到數字的同學到前面展示。
5、請按一定順序排好!
6、生活中我們也常見到這些數字。你在哪里見過呢?(出示生活中的數)
三、實踐運用、強化新知
設計有層次的練習題
1、讀一讀數
2、比一比誰翻的快
找出數學書第8、12、17、20頁。介紹好方法現在往前翻還是往后翻,再翻幾張,為什么?
3、填空
(1)20里面有( )個十。20里面 有( )個一。
(2)16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3)8個一和1個十組成的數是( )。
(4)、一個數是18的鄰居,但不是19,這個數是( )
(5)、一個一個數,與16相鄰的兩個數( )( )
兩個兩個數,與16相鄰的兩個數( )( )
(6)、
8
4、按順序連線。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你還覺得誰的表現特別好?
《11——20各數的認識》 篇10
教學內容:
北京市六年制教材第一冊第四單元第56、57頁。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11到20之間的物體的個數,了解20以內數的順序,能夠正確、迅速地讀寫11至20各數,并掌握11至20各數的組成。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對學生滲透實踐第一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11至20各數的組成。
教具準備:
數位筒和小棍20根。
教學過程 :
1.復習檢查
昨天,我們學了新的知識——數位(拿出數位筒)。大家都知道,右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讓學生口答下面各題。)
(1)(師拿1根小棍放入個位筒)在個位筒里放1根小棍,是幾個一?
1個一是幾?(1)
(2)3個一是幾?(3)5個一是幾?(5)5是由幾個一組成的?
個位筒里放幾根小棍表示5個一?(5根)
(3)(師放小棍)學生數: 6、 7、 8、 9。
現在個位筒里有幾根小棍?(9根)個位筒里是一根一根放的,有幾根小棍就是幾個一。
再添1根是幾根?(10根)這1根還能放在個位筒里嗎?(不能)
個位筒里最多能放幾根?(9根)這10根怎么辦?(夠10根捆成一捆)
(舉一捆)這1捆是幾個十?(1捆是1個十)放在哪位上?(十位)幾個一是1個十?(板書: 10個一是1個十)1個十里有10個一,也就是說,1個十是由10個一組成的。
2.新課
(1)認數11:
現在數位筒里有多少根小棍?(10根)再添1根是幾根?(11根)這1根放在哪兒?(個位筒里)為什么放在個位筒里?(表示1個一)
在你的數位筒里放好11根小棍,怎么放?(同桌討論,師巡視)十位筒里有幾捆小棍?1捆小棍表示幾個十?(板書:1個十)
個位筒里有多少根小棍?表示幾個一?(板書:1個一)
11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11怎么寫呢?左邊的1在哪位上?右邊的1在哪位上?(在十位上寫1,然后在個位上寫1)
(師板書:_)
怎么讀?(十一)十位上的1表示多少?(1個十)個位上的1表示多少?(1個一)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11?(1個十和1個一組成11)
(2)認數12:
請你在個位筒里再添1根小棍,一共有多少根?(12根)12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板書:1個十和2個一)。12怎么寫呢?(十位上寫1,個位上寫2)
(師板書:_)
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個位上的2表示什么?誰能說說12的組成?(提示: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12)
(3)認數13:
12的后面是幾呀?(13)在數位筒里放13根小棍,怎么放?(學生操作)十位筒里放幾捆小棍?是幾個十?個位筒里放幾根小棍?是幾個一?想一想,13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板書:1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你會寫嗎?(十位寫1,個位寫3)
(師板書:_)
誰說說13的組成?
(4)認數15:
在數位筒里放好15根小棍,怎么放?(學生操作)十位筒里放幾捆小棍?個位筒里放幾根小棍?看看你擺的小棍,表示多少?(15) 15怎么寫?(十位寫1,個位寫5)
(師板書:_)
誰說說15的組成?(板書:1個十和5個一組成15)
(5)認數14:
15前面的數是幾?(14)
你會寫14嗎?怎么寫?(十位上寫1,個位上寫4)
(學生板書:_)
誰說說14的組成?
(板書:1個十和4個一組成14)
(6)認數17:
聽清問題: 1個十和7個一組成多少?(17)
(板書:1個十和7個一組成17)
誰會寫17?
(學生板書:_)
(7)認數16、18:
和17相鄰的兩個數是幾?(16、 18)
你會寫這兩個數嗎?
(學生板書:_)
讀16、18。誰說說18的組成?
(板書:1個十和8個一組成18)
(8)認數19:
出示:_
這個數是多少?它排在幾的后面?(貼在黑板上)
在數位筒里放好19根小棍。(學生操作)
說19的組成。(板書:1個十和9個一組成19)
(9)小結:
我們認識了11~19各數,你們會讀了嗎?(齊讀)我們會打手勢表示0~10各數,你會打手勢表示11~19各數嗎?打手勢11。(左手表示十位上的數,1個十;右手表示個位上的數,1個一)用手勢打出12、13、……19各數。
通過打手勢數數,你發現什么了?(這些數都是1個十和幾個1組成的。)(板書:幾個一)
讀數時,先讀哪位上的數?再讀哪位上的數?讀作:十幾。
寫數時,先寫哪位上的數?再寫什么?
(10)認數20:
看看數位筒里的小棍,一共多少根?(19根)再添1根是多少根?個位筒里有9根,這1根怎么辦?(夠10根捆成1捆)
把你捆好的1捆小棍舉起來,放在哪兒?(十位筒里)十位筒里有幾捆小棍?這2捆小棍表示幾個十?(2個十)現在是多少根小棍?(20根)
誰會寫20?怎么寫?
(學生板書:_)
為什么十位上寫2,個位上寫0? 0不寫行不行?為什么不行?
20是幾個十組成的?(板書: 2個十) 2個十組成多少?你會打手勢表示20嗎?
3.練習
(1)今天,我們認識了11~20各數。(板書課題)誰來讀讀這些數?(齊讀)
剛才我們是正著讀的,現在倒著讀。
(2)從開學到現在,我們認識了哪些數,你會打手勢表示嗎?(0~20)
(3)游戲:
這節課我們不僅學習了11~20各數的讀法、寫法,還學習了數的組成、順序、大小,同學們學得很認真。為了表揚大家,老師帶同學們去參加運動會,看看哪些同學通過努力能夠奪得獎章。
①比賽準備:
給運動員編號,按11~20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各就各位,并報出參賽號碼。
回答問題時,答題人就向前邁一步,并報出參賽號碼。
②比賽的問題如下:
比11多1的數是幾?比11少1的數是幾?
和16相鄰的數是幾和幾?(15、 17)
比15小的數是幾?
1個十和7個一組成多少?(17)
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比17大的數是幾?
……
(4)指導書寫:
課本第116頁,寫11~20各數。
4.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篇11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大小及組成,并能正確、迅速第讀出10—20各數。本節課我本著“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最重要的學習方式”的理念,通過創設操作情境,增加了學生的體驗與感悟。
在學生觀察完主題圖并引出課題后,我讓學生擺出11根小棒,看誰擺得又快又好。學生們擺出了幾種不同,我接著問:“怎樣擺能一眼看出是11根?”,多數的學生立即把10根挪在一起,剩下一根擺在旁邊,我給予充分的肯定,借此機會引導學生樹立高效優化的學習意識,(也就是在眾多的組合方式中選取簡單明了的方法),并在黑板上展示這種擺法,同時把10根捆成一捆,提問:“這一捆可以看成多少?”大部分學生說是“10個一根”,只有一個學生說是“一個十”,通過引導少數學生能夠說出“10個一就是一個十”,接著我用計數器讓學生再次體驗“10個一就是1個十”。有了這樣的操作過程,學生就不難理解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接著讓學生用最優化的方法擺出11-20的其他各數,要求邊擺邊說每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十幾都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在這節課,通過不同層次的操作活動讓學生感悟11—20各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教師關注的是學生的體驗與感受,重視的是學習過程。通過操作、探索、交流、歸納等活動,學生不僅獲取了知識,同時還體驗了學習方法的優化,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舉一反三。
《11——20各數的認識》 篇12
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出發點,確定教學目標和構建教學思路。為此,我把整節課的教學內容劃分為11—20的數數、認識計數單位個和十及讀寫數三大塊。采用“學生操作—反饋展示—評價討論—歸納點拔”這樣的基本步驟,展開教學過程。而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才能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因此,為了符合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各環節的設計,我安排了大量的游戲。如“考眼力”游戲、排隊游戲、猜數游戲等,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游戲中,做到“玩中學”。另外,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讓學生在獲取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我覺得讓學生獲得有關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特別是數感的培養尤其重要。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考眼力”游戲:分別出示四種動物,要求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數出各種小動物的個數,并把數填在方框里。
2、引入新課:
師:這些數都是幾以內的數?
生:10
師:比10大的數還有哪些?你能舉些例子嗎?
生1:11
生2:15
生3:100
……
師:是啊,比10大的數多得數也數不完,今天我們先來認識11—20各數。
二、探索討論,展開新授
1、 出示主題圖
師:快樂的周末到了,老師領著假日小隊的同學去李奶奶家幫忙做好事。(電腦出示主題圖)
師:哎,這是什么地方?
生:馬路。
師:馬路上這一條條白色的是什么線?
生:斑馬線。
師:它提醒人們過馬路時要走斑馬線,這樣才能保證人身安全。
師:你們看,這位老師正帶著幾個學生過馬路,他們多遵守交通規則啊!趕快數一數過馬路的有幾人?生:(異口同聲)10人。
師:周圍這些人在干什么? 生:騎車。
師:我們接著10的后面繼續數,看看一共有多少人?(提示:數的時候可以先數馬路這邊,再數馬路那邊)接著師生一起數。
師:馬路上一共有多少人?
生:(搶著說)19
師:再加上一個人是多少人? 生:20
師:多少人加上1是20? 生:19
師:小朋友再看看圖上還有什么?
生:樹、汽車……
師:趕快數數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
(教師選擇性地板書)
2、動手操作,理解數的意義及組成
師:小朋友觀察地真仔細,現在我們進行第二次“考眼力”游戲,看看這一次誰的眼睛最亮?
(出示一堆亂七八糟的小棒,馬上消失。)
師:猜一猜一共有幾根小棒?
生1:15
生2:20
生3:11
……
(數一數:驗證哪些小朋友猜得最準確?)
師:小朋友猜得都不一樣,那我們就來驗證一下。怎么驗證呢?
生:數一數。(師生一起數小棒)
師:(讓生想一想)為什么這一次不容易猜準?
生1:太快了。
生2:太亂了。
師:怎么擺能讓別人在最短的時間內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
(擺一擺:讓每個小朋友自己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可以自己擺一擺,也可以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小朋友自由擺)
反饋: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出示畫面,然后消失。(學生有一根一根擺、兩根兩根擺、十根一捆的擺……)
師:說說你最喜歡哪一種擺法?
生:第二種。
師:為什么?
生:看的很清楚。
師(隨手拿起一捆小棒):這一捆就是一個幾?
生:一個十。
師:這個十里有幾個一? 生:10
師:剛剛擺的是多少 生:11
師: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生:1個十和一個一。
師:那11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
生:11是由一個十和一個一組成。
師:(小結)對,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師:如果要擺13根小棒怎么擺?
生:再加兩根小棒。
師:那么14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1個十和7個一能組成幾?再加一根是多少?(18)1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再加一根呢? (19)19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 培養數感——《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實踐與反思》
《11——20各數的認識》 篇13
教學內容:
西師版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57頁~第60頁,認識11~20各數。
教材地位:
“11-20各數的認識”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10以內數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并且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十位和個位,認識計數單位“十”和“一 ”,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會正確讀、寫11〜20各數;熟練掌握11〜20各數的組成,能口算10加幾;通過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體會11~20各數在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和價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積極主動探索、動手操作并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十位和個位,認識計數單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數的組成,會正確讀、寫11〜20各數;熟練掌握11〜20各數的組成,能口算10加幾;通過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法學法:
1、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數一數的學習方式去認識11-20各數。
2、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猜一猜、數一數、擺一擺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數”的讀法、組成、數的順序和大小。
3、創設一系列的游戲情境,讓學生通過數一數、擺一擺、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去鞏固新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教具導入法”
師:大家看看這里,這是我給大家準備的獎品。猜猜是什么?有多少呢?大家先來摸一摸。
學生猜后,師打開袋子,展示鉛筆,并和學生一起數一數。
數到10以后,還多余幾根,師問:接著怎么數?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給予評議。
師:“同學們的想法真不錯。這一節課我們就來認識‘11~20各數’。”板書課題,并朗讀2遍。
當學生碰到“猜一猜獎品是什么?”這種情景,心里活動是十分積極的。
二、提供探索機會,經歷學習過程
1、明了問題,思考解決方案
師問:“剛才我們一根一根的數鉛筆3是不是很麻煩呢?”“當鉛筆擺出來時,怎樣讓別人一眼就知道有十幾根呢?你有什么辦法嗎?”
這兩個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后,讓學生討論,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
2、優化表達方法。
師:“哪種方法好一些?”來讓學生理解用一捆來表示10最方便。
3、學習數位順序表及其意義。
在這里,通過教師引導“數一數算珠有多少?”“看一看這些數如何在計數器上表示出來。”。然后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撥,理解數位及數位順序。
4、學習書寫數字的時候,我現在田字格中示范,直觀的讓學生學習如何寫好數字。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教學時我也沒有把所有的數都讀寫完,可讓學生自己在認數的基礎上試著去邊讀邊寫。
整個教學環節,重視學生數概念的抽象過程,用“小棒一算珠圖一計數器一讀寫數”這樣的教學過程,體現了“直觀一半抽象一抽象”的認知過程。學生不但認識了“十位”“個位”兩個數位,還通過用計數器強調位置值(同一數字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數的大小不一樣)在計數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對數概念的理解。
5、學習計算10加幾時,我引導學生借助觀察、操作等活動,根據11〜20各數的組成來寫10加幾的加法算式,并理解10加幾的口算方法,在溝通知識間聯系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掌握新知識。
6、在尺子上最容易看到數的大小。教師讓學生觀察準備好的尺子,輕松完成“大些”和“大得多”的教學。
三、鞏固新知。
在這個環節,我安排了數數比賽的活動、擺小棒的游戲和找朋友的數學活動。
1、分組比賽,看哪組數得。
A、從11數到20 B、從7數到13
C、19倒數到10 D、從11數到18
2、擺小棒的游戲。
師出示數字卡片,一個擺一個讀數和說數的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數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數字相同的好朋友。
這些活動針對性強,趣味性好。
四、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節課有什么收獲呢?后,讓學生自由回答,再總結得出:會算10加幾的算式,知道10加幾得十幾;會比較數的大小,能用“大一些”、“大得多”來進行數的比較。教師:祝賀大家有這么多的收獲!這節課學會了10加幾的加法,20以內的其他加法怎樣計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