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單元 統計》教案(精選3篇)
《第九單元 統計》教案 篇1
九 統 計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情境學習數據整理,激發學習興趣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學生感受、經歷數據的整理過程,學會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正確填寫統計表,能從中獲得簡單統計的結果。
3、重視培養學生的分散思維能力和與人合作的交際能力。
4、初步培養學生的有序觀察、有條理思考的習慣和應用的意識,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歡樂。
教學準備:小紅花、大象卡通圖、果樹。
教學重點:
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
教學難點 :
感受、經歷數據的整理過程,能正確填寫統計表,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過程 :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1、今天,教室里來了許多聽課的老師,我們應該跟他們說什么?(老師好)
2、這節課,老師把小朋友們分成5個小組來共同學習。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你們最喜歡的小紅花,比比看哪個小組得到的小紅花最多,大家有信心嗎?
二、 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大象卡通圖)小朋友們,瞧,今天誰來到我們班級和我們一起學習?你們喜歡它嗎?你們應不應該向大象爺爺問聲好呢?
2、小朋友真有禮貌! 大象爺爺為了感謝大家,決定帶小朋友們去他的神奇果樹園摘水果吃。(出示果樹)這些果樹可真神奇!樹上長滿了蘋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小朋友想吃嗎?每人摘一個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
3、讓學生摘自己喜歡的水果。師:怎樣才能很快地看出同學們喜歡的水果的個數呢?
4、讓學生貼水果。通過貼水果的活動,初步感知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
5、集體探討交流回答下列問題。
(1)蘋果比梨多個。
。2)蘋果比香蕉少個。
(3)全班最喜歡吃的同學最多。
三、合作探究,體會領悟。
師:出示(課本第101頁的圖)有計算機、電腦、算盤、鉛筆的圖片。
1、從圖中,不好看出一共有幾種物品,我們一起來給它們分類,排一排、比一比找你喜歡的東西。
2、 小組合作把物品整理在準備的卡紙上,指名板演。
3、 學生討論、操作后各組展示作品并匯報整理的過程。
4、比較整理后的圖和整理前的圖。
師:看了這張圖,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計算機有兩個。
生2:我知道電腦有五臺
生3:我知道算盤有三把。
生4:我知道鉛筆有三枝。
5、能不能用我們學過的比多比少的知識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電腦比計算機多三臺。
生2:我知道了算盤、鉛筆比電腦少二臺。
6、小結。
師:小朋友有這么多發現,都是通過我們自己動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這是一種很好的統計方法。(板書課題:統計)這樣統計,我們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圖中的物品多少的情況。
四、統計圖形應用聯系
師:看102頁練一練第一題。
這些是我們學過的圖形,看大家能不能找出相同的圖形把這個統計圖畫完整,回答所給的問題?看誰做得最快最好,看誰是最棒的。
1、小組自己討論試著做,然后集體糾正。
2、擇優錄取,選出最優秀的學生。
五、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1、統計學習小組得到“小紅花”的情況,給予評價鼓勵。
2、學會了統計,課后你們準備統計什么?回家后選擇一個項目進行統計,然后與同學互相交流。
六、總結評價
1、師: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你想對你的同學、對老師、對自己說些什么?
七、作業
做課本第101頁練一練的2-4題。
《第九單元 統計》教案 篇2
第九單元 統計
教學目標1、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發展初步的統計意識。2、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單元分析1、讓學生能體會學習統計圖的必要性。2、增強學生的感知操作經驗,使學生比較直觀的認識象形統計圖。
課時劃分
2課時
題 目最喜歡的水果
備課人
教 學
目 標1、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2、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并能根據圖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 學
重 難 點
教學重點:體驗數據、實物整理、統計的過程。教學難點:體驗數據、實物整理、統計的過程。
教 學
準 備
多媒體
課 時
安 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
一、啟發教學,實踐體會。我們班要舉行元旦聯歡會,需要習一些水果,現在市場上蘋果、梨、香蕉、桔子這四種水果最多,咱們調查一下到底習哪種水果吧!第組一張白紙,四種水果畫片。每人選一種最喜歡吃的水果, 貼在紙上,讓大家一眼看出你們組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同學們評議哪個組的圖讓大家一看就知道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幫助我們班決定習哪些水果。通過討論,得出貼圖片時要一邊對齊,按種類順序排列,左右也要對齊,并允許貼得不符合要求的小組重新調整。小組的統計圖進行匯總,制成全班愛吃的水果統計圖及統計表,并引導學生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二、練一練1、啟發學生提出問題。(1)喜歡吃蘋果和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個?(2)香蕉比梨少多少個?2.最多的是什么說一說:(1)哪樣東西最多?最樣東西最少?(2)哪兩樣東西同樣多?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最少的是什么?3、第1題先讓學生觀察圖意,明確問題,然后讓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讓學生數一數各種圖形的數量,體會數據的整理過程,再動手畫圖,完成填空。4、第2題,先讓學生把書后附頁上的水果圖剪下來,再獨立。解決問題5、第3題,通過學習獨立的調查,整理數據,表達結果,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6、迎新年。引導學生根據圖意提出并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去觀察圖。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說一說自己班如何過新年,開展哪些活動,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三.全課小結
板 書 設 計
最喜歡的水果統計 蘋果梨 香蕉桔子( )個( )個( )個( )個
《第九單元 統計》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3~97頁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時間:2課時。
課題一 統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93~94頁。
教學目標 :
1、學生通過對數據統計過程的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初步了解分類統計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觀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統計的含義,會看統計圖、統計表,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難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準備:統計圖、統計表、作業 紙。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1、小朋友們,你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全班每個人都喜歡什么動物呢?今天就請你做個小調查。
2、出示動物,學生進行收集數據的過程。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 鼠 梅花鹿 河 馬
3、提出明確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要讓每個人看清楚喜歡這些動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學生活動。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學生剛才初步統計的結果。
。1)用數字表示的。
(2)用學生的名字表示的。
。3)用圓圈表示的。
。4)用畫對號的方式表示的。
(5)用寫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
2、揭題:小朋友們,知道嗎?剛才你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統計的過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
3、發統計圖和統計表:根據你剛才收集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實踐活動
。ㄕ{查全班小朋友們喜歡的動物)
統計表:(學具卡片)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 鼠 梅花鹿 河 馬
統計圖:(學具卡片)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鼠 梅花鹿 河馬
4、出示統計圖和統計表。
。1)通過小朋友們的統計,你能發現什么?
(2)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三、總結:
1、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用統計解決,你能說一說嗎?
2、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獲。
作業 布置:
利用課間調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板書設計 : 統計
統計表: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 鼠 梅花鹿 河 馬
統計圖:
綠孔雀 非洲象 大熊貓 袋鼠 梅花鹿 河馬
課后小記:
課題二 練習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十七的2——4題。
教學目標 :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內容。
教學過程 :
一、檢查作業 :
1、 小組互相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
2、 展示幾份。
二、 練習:練習十七
1、 第2題。
(1) 看圖,明確題意。
。2) 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統計。
。3) 完成統計表及問題。
(4) 集體訂正。
2、 第3題:計算。
(1)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2) 集體訂正答案。
3、 第4題:調查本班每一位同學最喜歡什么交通工具。
4、 思考題:用 、 、 三張卡片,可以擺出6種排法,
例如:請你試著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三、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