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教學反思
學生:玲玲的家真可愛!
學生:玲玲,你的家真美麗.
教師:仔細看看,玲玲家里都有些什么呢 你可以選擇下面一種句式來說.
出示句式:
玲玲家里有______.
玲玲家里有___,有___,還有___.
學生回答,教師把詞語卡片一一出示,貼在黑板上.
教師:誰來做做小老師,帶小朋友讀讀這些詞語.
會讀的學生舉手,經考驗合格后,做小老師領讀.
教師:我想問問小老師,這些詞語,老師還沒有教過,你們怎么就會讀了呢
學生:我們小區樓下有公用電話,我老早就認識"電話"這兩個字了.
教師:是啊,每天看見這兩個字,自然而然就認識他們了.
學生:星期天,媽媽帶我去超市買臺燈,我就認識這兩個字了.
教師:哈,超市也成了你學生字的課堂了.
學生:爸爸每天晚上要看晚報,我就認識了"晚報"兩個字.
……
教師:你們真能干,在生活中就認識了這么多生字.
反思:這個教學片段中,我通過出示玲玲的家,一個環境整潔美麗,有著漂亮陳設的生活畫面,創設了情境,一下子貼近學生生活,溫馨的家庭生活場面較易引起學生共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當老師問學生,你是怎樣認識這些老師還沒有教過的詞語時,學生馬上聯系到生活當中,有的說是爸爸媽媽教的,有的說是大街上看到認識的,有的說是幼兒園里學到的.學生在說的時候有獲得肯定的滿足感,同時通過做小老師領讀,感受到了自信和識字的樂趣,這也給其他學生一種暗示,語文其實離他們的生活是很近很近的,大街上,電視中,商店超市……都是他們識字的課堂.
片段二:語言環境中識字
教師:小朋友也有自己美麗可愛的家,快把自己畫的《我的家》拿出來吧.
學生拿出自己的畫,將詞語卡片(自己做)貼在相應的圖畫旁,并讀一讀相關詞語.
教師:誰來介紹自己的家 可以用我們剛才介紹玲玲的家的方法.
學生拿畫上來介紹自己的家.
學生:我的家里有(沙發),有(電視),還有(報紙).
學生:我的家里有(臺燈),有(書架),還有(電腦).
(這個小朋友介紹的是他家的書房).
……
教師:向你的同桌小朋友介紹下你可愛的家吧!
同桌同學互相介紹自己的家.
反思:機械化地重復讀生字詞語,必然使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這樣的學習狀態會使識字效率低下.我就通過先讓小朋友們聽同學介紹玲玲的家中有什么,然后介紹自己的家里有什么,再讓同桌同學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高頻率地復現生字詞,并讓學生之間互相介紹,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不但鞏固生字詞,理解詞義,同時進行了口語訓練,鞏固了"( )有( ),有( ),有( )."這個句式,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這個句式說完整的話,達到逐步積累語言,發展語言的目的.
片段三:運用識字方法多元識字
教師:這些字寶寶都想快點和小朋友們成為好朋友,請認識他們的小朋友說說,怎樣才能牢牢地記住他.
學生:我用加法記住"沙",三點水+少=沙.
教師:用數學方法記漢字,真是個好辦法!
學生:我用換一換的方法記住"報","衣服"的"服"月字旁換成提手旁,就是"報紙"的"報".
教師:你有一雙亮眼睛,分清了"報"和"服"這對"雙胞胎".
教師將"報"的偏旁用紅筆描畫出來.旁邊寫上"服".
學生:我給大家猜個謎語:太陽長出一條長尾巴.
學生(紛紛舉手):是"電視"的"電".
反思: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謎語,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識記具體生字,有意識地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引導他們在學習中逐漸自悟自得,為以后學習漢字打好基礎,培養他們獨立識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