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畫中游說課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短短三句,描繪了風景秀美,物產豐富的江南水鄉。講的是江南水鄉的一個小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觀賞兩岸美麗風光,如同在畫中游。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感情線索。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十分歡快的心情。課文中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包含著贊美的感情。
說教學重點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2.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說教學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3個偏旁。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說教學重點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2.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說教學準備:演示課件、
備課時我點開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查閱《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演示課件,我發現資源有限,僅僅表現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的江南水鄉風韻,(點幻燈)但演示課件沒有表現出江南物產豐富,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于是我就在演示課件的基礎上作些修改,添加一些描述江南物產豐富的畫面。說教學策略 關注興趣,創設情境 。然而,由于孩子生活經驗少,對江南沒有感性認識,僅憑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對江南的“情”是很難以激發起來。所以教學中要借助電教媒體,進行情境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的作用,讓他們了解江南,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1、一年級學生擅長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詞時,應采取多種形式:看圖理解。聽音理解。聯系生活經驗理解等。 2、學生的個性能力不同,所以在指導學生認記字形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說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指導看圖
上這一課時,我先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到江南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學們興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語言描述:請大家上飛機,閉上眼睛。然后,我按下錄音機鍵,教室里響起隆隆的飛機聲,逼真的聲音仿佛真讓學生感到乘上了飛機,來到了江南。同學們一睜開眼睛,又從電視屏幕上看到了江南的美麗景色,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議論開來;江南的樹真多啊,江南真美啊……學生們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它以視覺為主,視聽并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引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喚起強烈的探索欲望。心中怎能不涌動起由衷的情,由衷的愛,這里運用電教媒體,達到了“入境始與親” 的目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怎能不樂于觀賞和學習呢?我在這里運用遠程資源,遵循了學生的認識過程,找準遠程資源與學生理解語言的最佳結合點,在課堂恰當的時間展現給學生,是我們應用遠程資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