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前、后、左、右”四個方位詞,優等生能通過各種途徑出帶有四個方位詞的考題,中等生能在句子中正確使用這四個方位詞,學困生能認識并判斷出正確的方位。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光源、物體和影子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思考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劃線找朋友
月 工 ナ
又 月 口
2、組詞:同學們能用拼出的這四個字,組兩個詞嗎?(左右、朋友)
3、說話:看看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出示句式:我的左邊是( ),右邊是( ),他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4、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想想,你還在什么時候看過它?(開燈、散步、早上、中午、放學……)
照顧差異策略:復習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學生全體總動員,既動筆又動口,師充分了解學情,對不同層次的學習興趣及學習需要做到心中有數,為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實施異步教學工作做鋪墊。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
1、看圖說說: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太陽在小朋友的哪個方向,影子在他的哪個方向?(太陽在小朋友前面,影子在小朋友后面。)
2、動手實踐:用你們手中的手電筒與娃娃照看看,是不是像圖上所畫的?再試試,說說你有什么新發現?(太陽在小朋友后面,影子就在前面。)
照顧差異策略:充分考慮到絕大多數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為他們提供手電筒。娃娃的直觀材料,讓他們在動手實踐中認識光源和物體、影子之間三者的關系。
3、指導讀句: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你座位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句式:我的前面是( ),后面是( )。
或( )在我的前面,( )在我的后面
照顧差異策略:把說話貫穿于整個教學中,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說話句式,符合初入學兒童的訓練特點,易于說話,做到保底又不封底。
4、看圖討論: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嗎?從圖上哪兒可以看出來?猜一猜,他心里會怎么想?
5、指導讀句:小朋友心中很快活,我們讀這些句子時,就該用喜歡的語氣來讀。(范讀、仿讀、自由讀──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
6、談話:說影子是個“小花狗”行不行?為什么?(影子是黑的)
7、背誦(學生看圖,練習背誦,教師引背、學生自由背、指名背、齊背。)
三、自學課文第二節
1、小組討論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自學第二節內容。
2、交流
3、匯報
組1:我們運用“動手操作”方法來理解課文。當手電筒從左邊照過去,影子就在娃娃的右邊;當手電筒從右邊照過去,影子就在娃娃的左邊。
(許多采用同樣方法學習課文的小組都點頭表示認可。)
組2:我們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課文。晚上跟媽媽出去散步時,路燈在我左邊,影子就在我的右邊;路燈在我右邊,影子就在我的左邊。
組3:我們也是運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來理解。在月亮很亮的時候,影子有時在左,有時在右。
組4:我們也是運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晚上,我一開臺燈,發現臺燈在我的左邊,手的影子就在右邊。我換個方向,臺燈在右,手的影子就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