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比一比
三、 詞語分類,學習童謠。
1、詞語分類。
這些參賽朋友的名字,我們都認識了。比賽也要開始了,賽前都要進行分組的,你們認為它們可以分幾組,怎么分?
(學生討論,分成動物組、水果組。)
【通過詞語分類,進一步使學生鞏固識字,認識事物。同時,學生學會積累詞語的方法:可以按類別來積累更多的詞語。】
2、學習童謠。
比賽的大組分好了,那它們首先會誰和誰比,比什么,比的結果怎么樣呢?你們想往下看嗎?請你們趕快打開語文書,自由去讀一讀童謠吧!
(1)自讀韻文。
①借助拼音,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課文,把要求會認的字圈出來,標號小節數。
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借助拼音、請同學幫忙、請老師幫忙……)
②四人小組再讀課文,給讀的同學提提意見。
③檢查讀,評讀。
(2)讀文解疑。
通過讀課文,你們知道誰和誰比,比什么,比的結果怎么樣了嗎?
①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圖片出示:
一頭黃牛與一只貓 大——小 黃牛比貓大。或貓比黃牛小。
一個蘋果與一顆棗 大——小 一個蘋果比一顆棗大。……
一群鴨子與一只鳥 多——少 一群鴨子比一只鳥多。……
一堆杏子與一個桃 多——少 一堆杏子比一個桃多。……
②看圖比較鴨子和鳥的數量。
說說一群、一只各是多少。
課件出示圖片:根據提供的圖片上的內容說詞組:一群人、一群大雁、一群海鷗……
認記“群、多、少”。
③看圖比較杏子和桃的數量。
說說一堆、一個各是多少。
還可以說“一堆”什么?課件: 一堆( ),一堆( ) ,一堆( ) ……
④討論探究:“顆”的適用對象,與“棵”的區別。
課件出示圖片:一顆黃豆、一顆紐扣、一顆珍珠
讓學生看看這些東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還可以說“一顆”什么?
討論“一顆樹”對不對,為什么?
3、背誦童謠。
① 同桌互背。
② 邊拍手,邊背誦。
③ 師生拍手,接背。
【通過創設一個問題情景“誰和誰比,比什么,比的結果怎么樣”,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平臺,在探究交流中,將理解詞義、句意和練習說話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自我感悟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
四、 游戲拓展,創編兒歌。
1、游戲拓展。
①“找朋友”游戲。
將量詞卡片和物品名稱卡片發給學生,開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結束,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一起,一起讀出共同的名字。
②“我問你說”游戲。
學生選擇生活中自己認識的物品,請同學說量詞。
2、創編兒歌。
出示課件:
一堆蘋果和一個桃子
一個西瓜和一顆葡萄
一群山羊和一只猴子
① 學生看圖模仿課文編一句。
② 學生把創編的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形式有趣的練習,學生樂此不疲。在游戲中鞏固漢字、積累量詞。“寓學于樂”,引導學生將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觸手向課外延伸,培養學生時時、處處有語文、學語文的意識,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五、 指導書寫,重在激勵。
1、出示漢字,引導觀察。
① 讀一讀:牛、羊、小、少
② 看一看:這四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畫落在中線上)
2、分成兩組,逐個練寫。
指導第一組:牛、羊
① 學生試寫感悟,交流體會。
描一描: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②教師根據學生書寫情況示范指導,學生練寫。
看一看:仔細看老師寫。
練一練:學生認真書寫。
③引導欣賞:自我欣賞、組內欣賞、集體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