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菜園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菜園里》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二》中的一課。本課是看圖歸類識字。通過圖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名稱,通過兒歌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讓學生認識表示蔬菜名稱的漢字。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筆畫“乚”和兩個部首。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筆畫“乚”和兩個部首。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到一個地方去參觀,你們想去嗎?那就出發吧!課件播放菜園風光。
這是哪里呢?引出課題:菜園里。相機學習“菜園”二字。
2、課件播放蔬菜寶寶找不到家的情景,問:“這些可愛的蔬菜寶寶怎么了?”
你能幫他們找到家嗎?
二、認識蔬菜
導語:要想把每個蔬菜寶寶都送回家,首先我們得認識他們,交出他們的名字,蔬菜寶寶已經把他們的名片都給你們送來了,趕快去學一學吧。
1、四人小組為單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蔬菜名稱的卡片,合作學習。
2、檢查學習情況。
⑴ 做找朋友的游戲。師出示實物,生找出相應的卡片。
⑵ 同桌互認。
⑶ 去掉圖,光認字。
3、要把蔬菜寶寶送回家,光認識他們的名字還不行,你還得看清它們的樣子,這些蔬菜寶寶都在小朋友的桌上,請你仔細看看他們的顏色,比一比他們的長短,還可以用手去摸一摸,然后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么?(小組合作學習)
4、交流發現。
自由說說自己的發現。
出示句式:
( )青青細又長 ( )身穿綠衣裳
( )長個尖尖嘴 ( )地下捉迷藏
( )越老皮越黃 ( )高高打燈籠
用上句式說發現,喜歡說哪句就說哪句。
教師隨機出示相應的蔬菜圖片,并根據圖片理解有關的句子。
茄子高高打燈籠,蘿卜地下捉迷藏。
課件出示:動態蘿卜圖。
辣椒長個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黃。
課件出示并用動態語言描述。
三、學習兒歌
導語:學到這里,其實蔬菜朋友們已經找到家了。可愛的蔬菜娃娃見小朋友們幫了他們這么大的一個忙,可高興了,你瞧,他們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送給你們呢!
課件出示兒歌。
1、讀兒歌。(自由讀 男女對讀 集體讀)
2、選你喜歡的一句讀一讀。
3、生成預設:
豆角青青細又長,黃瓜身穿綠衣裳。
“青青”、“細又長”輕讀,綠稍作強調。
紅綠黃紫真好看,菜園一片好風光。(指名讀、比賽讀、齊讀)
4、齊讀全文。
四、學寫生字:卜、心
五、課后延伸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想看嗎?
課件出示常見蔬菜:菠菜、絲瓜等的圖片。
老師相信只要你做個生活的有心人,你認識的蔬菜朋友肯定會越來越多。
【上完課后的感悟】
上完課后細細反思,覺得有很多東西值得細細品悟。整堂課,學生的積極性非常的高,幫蔬菜找家、給蔬菜找朋友、認識實物等環節讓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自己感覺還可以,但也留下了小小的遺憾。本來以為,讓學生通過觀察蔬菜實物以后說說自己的發現,會成為課堂上的一個亮點,因此我提問時特別注意讓學生從蔬菜的顏色,從蔬菜的長短,甚至從蔬菜的表皮的光滑程度去進行比較,可是上了之后卻發現沒有形成預期的效果,學生說的并不是特別理想,后來,經過朱老師點評以后才豁然開朗,教給學生方法了,卻沒在學生說的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