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兒》第二課時教學實錄及點評
生:小草還沒有長出來。
師:想個辦法吧!
生:請雨點兒去澆水!
生:用大雨點澆水,小雨點澆水不行。
師:(有感情地讀)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你看這里(在黑板空白處一邊畫小草一邊讀句子),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花,長出了草。快來幫忙畫花!
生:我會畫,我會畫!(生爭先恐后)
師:(請好幾個學生上到黑板畫花草)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剛才花和草在在地下干什么呀?
生:在睡覺!
師:(對幾個小朋友)小花和小草,你們睡著了嗎?沙沙沙,沙沙沙,下雨啦!你們該醒來啦!
生:(小朋友一邊讀句子一邊分別做下雨和花草長出來的動作)
師:花開了,草綠了。現在老師帶你們到樹林里,到田野上,去看雨點兒的功勞,好不好?
生:好!
師:帶好照相機沒有?
生:帶好啦!
師:在哪里?
生:在這里(生有的指眼睛,有的用手做照相狀)
師:我們就一邊唱,一邊走。
(師放《小雨沙沙》歌曲,生興高采烈地唱歌)
師:田野到了,請看!(打開課件:下雨,小草從地下鉆出來……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
生:哇,好綠好綠!咔嚓!咔嚓!
生:哇,好漂亮呀!
師: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生:我剛才看到了樹上好多好多花,像一面花墻
生:我看到小竹筍從地下長出來!
生:我看到柳樹。
生:我看到柳樹發芽。
生:我看到那些草長高了,變綠了。
師:你們看到的花有什么顏色的?
生:有紅色、藍色、白色,五顏六色。
師:(老師寫板書“花紅草綠”)老師教給你一個詞“花紅草綠”,記住它,讀一次。
生:花紅草綠,
師:花那么紅,草那么綠,是誰的功勞?
生:雨點兒!
師:那么我們再親切地叫她一次。
生:(齊)雨點兒!
生:雨點兒,我喜歡你!
師:雨點兒,老師喜歡你,小朋友喜歡你,小草也喜歡你。同學們,雨點兒要去澆花澆草啦,我們背誦最后一段歡送他。
生:(齊背)“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
【評點】
《雨點兒》一課的教學,有幾個突出的亮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第一,創設情境富有創意。低年級閱讀教學強調多讀和感悟,但如果不注意讀書情境的創設和閱讀動機的激發,讀書會變得非常枯燥和乏味。本課在創設情境方面有幾個特點:一是師生共同創設,教師通過課件、語言描述和引讀等方式,學生通過欣賞、表演、板畫、拍照等方式,在互動中共同創設了生動、多樣、有趣的教學情境。二是創設情境為詞句理解和朗讀感悟服務。三是創設的情境有利于學生增強探究欲望,加強情感體驗,培養審美情趣。這樣,閱讀過程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成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生本之間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
第二,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本課教學按照新課標的精神,在閱讀過程中重視字詞句的教學,從“雨點兒”“數不清”“云彩”的讀音,到“數不清” “飄落”的理解,到“烏云”、“花紅草綠”的積累與運用,精心設計,相機而行。這既體現了教學形式的“活”,也體現了教學內容的“實”。
第三,重視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的整合。本課教學將語言訓練與情感熏陶,朗讀感悟與字詞訓練,朗讀與口語表達有機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讀書中體驗,在體驗的基礎上表現,既受到扎實的語言訓練,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這無疑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