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重讀“大手”、“更多”通過重讀夸張讀的方法讓學生感受課文內容。繼續往下讀,讀到最后一段前,讓學生交流:我有一雙巧巧的手,(小組討論課前預習)
課文你讀懂了嗎?下面來回答老師幾個問題:課文中的“全家人”指的是哪些人?“這張畫“指的是哪張畫呢?全家人為什么都喜歡這張畫呢?誰愿意來扮演爸爸、媽媽、姥姥來讀一讀他們的話。
四人一組來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發揮想象、擴展課文
1、請大家想象一下,蘭蘭長大以后會幫家里人做哪些事情呢?
2、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小手,想一想,你的小手長大以后,會幫家人做什么呢?
(六)指導寫字
(七)布置作業:回家后,用你的小手為家人做一件事。
(八)板書:
胖胖乎乎的小手
大家都喜歡
為媽媽拿拖鞋為爸爸拿報紙為奶奶揉背
教學反思: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手”為主線,圍繞“全家人為什么這么喜歡蘭蘭的小手”設計教學環節。教學中,以“猜手”導入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我還設計了質疑的環節“你讀了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想問的嗎?”三是把主動性給了學生,讓孩子帶著這些疑問開展學習,孩子的學習興趣會更加濃厚。
2、多種形式進行朗讀感悟:
這篇課文我主要是抓住四句話進行朗讀感悟:
⑴通過提問:全家人喜歡蘭蘭畫上的小手嗎?引導孩子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話。”
⑵讓孩子在課文中找出爸爸、媽媽、姥姥表揚蘭蘭的話語:
①爸爸“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②媽媽“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
③姥姥“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
引導孩子讀好這四句話,我主要是利用多種形式讀(包括師范讀、生個別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男女讀、小組讀、師生共讀等),并且對孩子讀句子是否正確、有感情給予適當的評價;另外我還利用了課文的圖片進行引導孩子朗讀句子,讓孩子觀察圖片的人物的臉部表情進行指導朗讀。通過一系列的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孩子從讀中自己慢慢地感悟,蘭蘭是個怎樣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還注重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如提問:“蘭蘭除了替爸爸拿過拖鞋,給媽媽洗過手絹,幫姥姥撓過癢癢外,她還會幫家人做些什么呢?”孩子們對這個問題都回答得很踴躍,其實他們所說的就是他們平常在家里做的家務事,把自己已經聯系上了。有些孩子說著說著就把自己當作蘭蘭了,說“我還會在家里幫助媽媽洗碗……”孩子積極地說,積極地回答,為下面引導孩子說出蘭蘭是個怎樣的孩子做了良好的鋪墊。到小結時,孩子們很快就領悟到蘭蘭是個勤勞而且還是個關愛家人的好孩子。
3、在教學當中多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
除了朗讀課文以外,我還注重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會說話,把話說完整,把話說優美(能運用上所學的詞語)。所以,在教學中我還穿插了造句、用關聯詞語說話,完成課后的說說做做。課堂上,我總是覺得把機會留給孩子,讓他們多說,我少說,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有機會說,有思考的空間。
4、不足之處:
⑴對孩子的朗讀要有不斷的要求,層次深入。
⑵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
⑶教寫字環節,每個步驟要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