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教學設計——綜合實踐活動
生1:我看到了一個時鐘,時針指向12點。
生2:小男孩在看電視時把聲音放得很響。
師:中午12時還在看電視,并且把音量開得那么大,這樣的行為對嗎?
生:這樣做不對,因為大人正在休息,聲音太大會影響別人的睡眠。
師:這種行為是有些不文明,平時你在看電視時出現過不文明的行為嗎?想到的請舉手。
生1:我在看電視時,一見到壞人,就會講臟話,罵得很大聲。生2:在看電視時,別人跟我打招呼,我就聽不見,對他們不理不睬,我知道這樣是不禮貌的。
師:看來,同學們都注意到了看電視的一些文明禮儀。
(板書):有哪些文明禮儀?
師:同學們仔細調查,看看誰是我們的文明小使者。
師:談了這么多的話題,我們來輕松一下好嗎?誰來說一則好聽的廣告語給大家聽聽
生1: 一路隨行,達派香包。
生2:你的牙齒越來越白嘍!是刷出來的!
師:同學們說的廣告語又有趣又有意義,這樣老師我也來露一手:創作一則看電視的廣告語給同學聽好嗎?“看電視、有選擇、知識更廣博,看電視、有節制,增長知識不近視。”(學生熱烈鼓掌)謝謝,同學們課外也可以搜集并創作一些廣告語。
(板書):受歡迎的廣告語。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主題生成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重要。中年級學生接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時間不長,提出子課題時往往人云亦云,思考問題局限于淺層面。但通過交流“我喜歡的電視節目”,談對《電視食人》小習作的感受,了解父母對看電視的態度,學生思考問題的針對性較強,對沉迷于看電視的危害感受更深刻,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層面。然而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時沒有及時發現其中涉及的子課題偏向于看電視的“弊”,導致對看電視的“利”指導不到位。因而,教師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注重生成,保護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教師要有敏銳的捕捉課堂信息的眼光,引導學生生成新的有價值的問題資源。]
四、制定計劃
1、師:圍繞“看”電視這個話題,我們聊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等待著我們進一步的去調查、了解,我們課外還是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這些任務。
師:下面請小組長組織你的成員從這些問題中選出你們最感興趣的兩個問題,作為課外的研究問題。
2、分發表格,學生填表。
3、小組匯報。
4、聽了第四小組的發言,你有什么建議?
生1:我想對他們說:“你們在調查時要注意文明禮貌。”
生2:要等到別人有空時才上前詢問。
生3:還要事先設計好調查表,并作好記錄。
師:第四小組的小成員們,樂意接受他們的建議嗎?(學生點頭肯定)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交流了許多看電視的有趣的話題,同學們高興嗎?課后請同學們就大家關心的話題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