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鞋里的陽光教學實錄
2、師:如果你就是小峰,你還會幫奶奶做哪些事呢?(曬枕頭、曬棉襖、捶背、盛飯……)
3、陽光不僅僅給奶奶帶來了溫暖,還給奶奶帶來了什么?
師總結:是啊,這是最美好的愛的陽光,是最幸福的親情的陽光啊!奶奶怎能不高興呢?讓我們高興地再讀課題——“棉鞋里的陽光”。
四、指導書寫“午、合”
五、布置實踐性作業
回到家里,仔細觀察一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的身體健康和工作情況,想想他們需要哪方面的幫助,做個長輩的小幫手,替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反思:
初讀《棉鞋里的陽光》,首先會被課題所吸引,帶著疑問讀下去,覺得文章不像涌動著骨肉親情的抒情散文那樣感人肺腑,不過就是一種生活中極普通的小事:一位母親給婆婆曬棉被,這舉動濡染了小峰幼小的心靈。但文章卻含而不露地給人以啟示,親情的溫馨撲面而來。因此,在朗讀感悟課文最后一句話“小峰笑了笑,說: ‘棉鞋里有好多陽光呢?’”時,為使學生理解課文的人文內涵,我又加了一句:“聰明的小朋友,請你想一想,棉鞋里除了有陽光,還有什么?”我的本意是想引導學生說出“孩子對奶奶的愛!”可是,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太天真了,學生們根本無法理解這么“深奧”的問題。不少學生說:“棉鞋里還有棉花。”也有學生說:“棉鞋里還有棉布。”……我覺得當今倍受長輩寵愛的孩子真的很需要體會一下怎樣去愛父母,愛爺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