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
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松鼠和松果小學語文一年級
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學生聰明好動課堂秩序是關鍵要抓住小學生的心里特點管理有方讓學生在鼓勵和快樂中掌握知識是關鍵!由于以往的教學把識字和朗讀放在重點,所以本班學生對朗讀和識字掌握得比較好。學生能夠利用以前學過的字識記新生字,在朗讀中也能夠進行知識的遷移。低年級的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歡小動物,所以本課的內容很適合學生。
教學內容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0課。課文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兩只具有環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教學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這個童話。
3.愿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林認養活動。
教學難點分析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小松鼠的環保行為,并練習復述這篇童話。
懂得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有珍惜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小松鼠),師:同學們,你們看誰到我們班級來做客了?你們喜歡和小松鼠做朋友嗎?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你知道哪些有關小松鼠的知識?
2.學生自由介紹。例如:小松鼠尾巴彎彎的,可以當降落傘;小松鼠喜歡吃松果……
3.你們知道嗎?小松鼠還是造林的能手呢。他們冬天把松果儲藏在地下,春天來了,小松果長出小松樹,漸漸的成為松樹林。那么小松鼠為什么要種小松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松鼠和松果》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課前和學生愉快的交流,不僅使孩子們了解了小松鼠的有關知識,而且,為孩子們創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出希望。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長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復習學過的識字方法:我們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有那些?(編兒歌、加偏旁、換偏旁、猜字謎、打招呼等)。用以前所學的識字方法或更有創意的識字法來識記生字。
3.小組交流自學所得,教師隨機指導。結合本課實際自主識字的常用方法有:
編兒歌識字:如小聰明,耳朵靈。會聽課,總專心。(聰)還有意、忽、總的巧記: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總有心。
做動作識字:眨:讓學生做眨眼睛的動作,體會“眨”跟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識字:活潑、忽然、主意
小組合作識字:如、以。不要求統一方法,要激發學生的自主識字愿望。
4.“提醒專家”提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難點。強調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的發音難點和形近字的區分。同學間互相提醒,達到互助學習。
5.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鞏固讀音。
6.逐段指名讀或齊讀來再讀課文,邊讀邊校正讀音,并在讀后交流: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歡文中的小松鼠嗎?為什么呢?讀文時你遇到不懂的句子了嗎?請你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