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太陽》教學雜談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范桂馥小學 張 嫻】
激發興趣是自主學習的誘因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就根本談不上“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當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語文課堂變得生動、輕松起來。因此教師就要著力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首先,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新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是學科對象的主動自覺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學中我們應該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 “思維無禁區”,讓兒童暢想暢言,精神上處于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創設寬松和諧平等民主氛圍,讓學生想象馳騁,感情激蕩,思路縱橫,乃至異想天開,自然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發創造的潛質。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大膽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發言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其次,要精心設計好導入語,課始就吊起胃口。一堂課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一席好的導語尤為關鍵。據說魏書生上課前,先讓學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課文,為的是激發一下興趣。筆者在上《四個太陽》一課時,一開始先讓學生畫一畫自己心中最喜歡的太陽,由學生想怎么畫都行,讓學生在畫太陽中經歷一番獨特的體驗。通過繪畫導入新課,激發了興趣,活躍了思維,開啟了想象,學生學習課文的自主性就更強了。
導學──開辟自主的空間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愿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教學過程中的導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自主性,講究教學方法。以《四個太陽》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這樣有步驟、分環節地引導學習:
1、讓學生自由的讀,并把讀懂的內容大膽地說出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學習太陽的三個特點時,可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特點自主學習,然后小組合作,交流認識(旨在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有選擇的空間,并有合作學習的時間)。
3、在學生學習完太陽的特點后,設計一個寫“月亮”的小練筆,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遷移到“寫”中去(知識遷移,讀寫結合,訓練能力)。
這種教學步驟一改過去以教師串講為主的方法,學生在教學中不是消極的受教,而是主動地探求;探求的興趣引發了,探求能力得到培養,基本學習能力與積極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質疑──點燃創造的火花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根據教材特點運用各種激疑方法,努力創設問題情境,消除學生質疑的心理障礙,提供質疑的契機,教給質疑的方法,讓學生有法可循。教學中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按不同的需要進行:對重點詞句質疑、對標題質疑、對矛盾處質疑、對篇章中的詳略安排,敘述順序的變化,標點符號等質疑、甚至對課文插圖質疑等等。在質疑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
如教學《四個太陽》一課時,在充分的預習之后,學生的疑問一個接一個:“應該只有一個太陽,但是課題為什么叫四個太陽?”“為什么畫四個太陽?”“我們可以畫四個太陽嗎?”等等。他們正用“?”這把鑰匙開啟著智慧之門。理解了課文內容后,學生們又冒出許多新奇的想法:“我們去看十萬個為什么,了解關于太陽的知識,好嗎?”“根據課本的內容,我認為課題不該叫‘四個太陽’,應該叫‘太陽,我們的朋友’更恰當!”“我仍要以‘四個太陽’為題,我覺得這樣好!薄n后,學生的作業中有《我心中的太陽》,有《我的四個太陽》蠟筆畫,有被改編的《四個太陽》……一個個創造的火花在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