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太陽》教學雜談
課堂是屬于孩子們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大膽質疑,使“有疑——釋疑”的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才能孕育學生創造的能量,點燃創造的火花。
【海南省國營金波農場子弟學!£惞鸹ā
朗讀感悟 再造想象
《四個太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課文。這篇教材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者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時時美麗。處處舒適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一知識進化的源泉。”《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新潛能。”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借助教學重點、難點、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創新能力。
如:我在教學第四自然段“多彩的太陽”一段,我先請喜歡這一段課文的學生齊讀后,在出示春景圖,請學生邊看邊說說自己想到了什么,鼓勵學生聯系舊知,如背誦第一單元中的《識字1》及第1課,第2課等有關春天的詩、文、詞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春天是一個多彩的季節,感悟到作者想象之美。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賽讀、引讀?傊谶@課教學中,以讀為主線,貫串整個教學中,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表演,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在美麗的情景中采到“金黃的落葉”聞到了“水果的香甜” 體會到“金黃的太陽”給人帶來的喜悅歡樂。又讓學生感到了“春天的色彩”通過朗讀又以前幾個單元的舊知識聯系起來,在語言文字復現的同時,又有了再造想象。使語文學習更加豐富。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新華小學 六年級組】
《四個太陽》富有想象力,充滿了兒童情趣,可以借來讓學生感悟想象的美好。這節課毛老師沒有把“感悟到畫畫小朋友的心愿”定為教學的終極目標,而是在課堂中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由體會畫畫小朋友的心愿到體會想象的美好,激發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體驗想象的美好,初步培養了孩子的想象力。
再精彩的課也會有不足,同樣的,本堂課也一樣。朗讀能幫助理解,理解能促進朗讀。這節課中,毛老師雖然也比較注重朗讀,也運用了一些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綠綠的”、火紅的、金色的、彩色的”太陽給人的不同感受,但從整節課來看,用在朗讀上的時間還不是很多。因而小朋友對課文的理解就不是很深。比如:“金黃的落葉忙著邀請小伙伴,請他們嘗嘗水果的香甜。”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句子,其中“忙著邀請”更是不容易表達。如果能通過演一演“金黃的落葉是怎么邀請的呢?”這一環節讓學生在表演中初步體會邀請,再通過教師點評時的語言懂得邀請態度要誠懇、熱情,忙著邀請更能體現出金黃的落葉,心地善良,有了好東西還不忘自己的好伙伴。此時再對學生說“就請你來當落葉,讀讀這句話,邀請大家好嗎?學生的朗讀因為有了充分的理解可能會更到位一些。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想提點自己的看法:
1、教師在課堂中要盡量采用各種方式的讀,比如: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等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