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
【目的:學生不僅讀出自己的感受,而且通過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更深入理解文章。】
(二) 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學們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這段寫了什么?
“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大臣們有的說這個,有的說那個,可以用一個什么詞?(眾說紛紜、各抒己見、七嘴八舌......)
【目的:拓展學生的詞語積累,在語言環境中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2、但曹操聽了-----直搖頭。
比較:曹操聽了搖頭。
曹操聽了直搖頭。
直:一個勁兒地,連續不斷。多一個“直”程度不一樣,語意更重了。
3、曹操為什么直搖頭?為什么不贊成大臣的辦法?
4、既然大臣的方法不可行,而曹沖稱出了象的重量,重點介紹曹沖稱象不就行了嗎,把這段文字去掉行不行?為什么?小組討論。
a曹沖的方法與大臣的辦法有什么聯系—--促使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教師點明“以石代象以船代秤”;
b通過官員和曹沖的對比,凸顯出曹沖的聰明。
【目的:通過是否去掉第三自然段的思考,突破文章的難點,滲透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和對比思考問題的學習方法。重視篇章的把握,強調了語言的整體感知、整體語境的理解。】
第四階段:拓展思維
七歲的曹沖就想出這樣的好辦法,你們比他還大呢,有沒有稱象的好辦法?
【目的:高層次創新思維的培養,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第五階段:利用資源進行拓展閱讀
你喜歡這樣的故事嗎?資料城里還有很多,讓我們快去看看!反饋:你讀到了什么故事?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什么樣的人?有什么共同特點?
【目的:大量的開放性學習資源,適應不同需求的學生,此時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信息加工與情感體驗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通過資源使學生閱讀到更多的相關主題的文章,能深入感知遇到問題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從而深化課文主題。】
第六階段:平臺留言板發表留言
這么多人都能夠利用聰明才智想辦法解決問題?你們可以動腦筋幫助小明解決個難題嗎?
“有一天,小明獨自在家,他想:媽媽很辛苦,我來打掃屋子吧。想到這里,就干了起來,一會兒擦擦這里,一會兒掃掃那里,忙得不亦樂乎。哎呀,只要把垃圾倒掉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小明歡呼著跑出去倒垃圾,突然,一陣風吹來,只聽“咣”的一聲響,門被撞上了,小明被關在了門外……”
打寫后反饋交流,學生利用平臺評價系統相互點評。
【目的:通過打寫使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內心感受,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而對他人作品的欣賞評價,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反思促進的過程。】
第七階段:總結下課
曹沖認真聽別人議論,從中受到啟發,用船代替秤,用石頭代替大象;最主要的是他平時就注意觀察事物,善于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同學們也像曹沖那樣動腦筋,解決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問題你們一定能夠很好地解決。
板書設計
趕象上船
觀察畫線
5 稱 象 趕象上岸 愛動腦
裝石上船
到線稱石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學習目標達成
(1)、學生能夠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畫批深入了解課文內容。
(2)、在小組活動中,能傾聽、協作、分享。能對別人的發言給與客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