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鄉》說課稿
精讀第二自然段,指導感悟目的是引導學生由感知走入到感悟語言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語感。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悟情,讀中積累,讀中發展語言,體現語文以讀為本的特點。
小組合作學習,看圖:這是誰的家鄉?他的家鄉在哪兒?有什么景物?他喜歡做什么?讀文:自由拼讀——聽同學朗讀——找好詞好句反復讀一—齊聲表演讀。解說: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的意思。因為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獲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語言的能力。所以我大膽放手把讀書感知--讀書感悟--讀書體情的權力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學生借助他人的幫助,在合作中形成能力。
背誦喜歡的段落。(以解說員的身份敘述課文內容)鞏固課文內容,積累語言,學習課文的表達方式。
實踐拓展,介紹自己的家鄉,畫自己的家鄉。讓語言與簡筆畫之間建起橋梁--體現語文學科與美術的整合。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組織綜合性的實踐活動,活動指向既在課內,又在課外,體現了語文的綜合性,有效地開發了教學資源。促進了學生的發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分小組互說自己筆下的家鄉,然后請代表全班交流。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有序表達交流,學用課文語言,同時表達對家鄉的喜愛或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