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案例
一、教材分析二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中的一課,本課記敘了毛主席在沙洲壩時,看到鄉親們吃水非常困難,就帶領戰士為鄉親們挖了一口井。鄉親為紀念他,再井邊立碑,刻字的故事。表現革命領袖毛主席關懷人民,并身體力行為人民排憂解難的作風。也表達了人民對主席的懷念及深深的愛戴。課文內容通俗易懂,有四個自然段,配有一幅插圖。
二、學情分析:本班學生有較強的識字能力和扎實的閱讀基礎。在教學中,學生能用自創的識字方法,通過交流掌握生字。并用簡短的語言進行表達,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認識。通過各種行式的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三、設計理念:《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圍繞“以讀悟情”設計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讀書活動中相互交流、表達,積極思維,加深對可文的理解和感悟,獲得思想的啟迪。從而讓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教學目標
1、能準確認讀生字、生詞。
2、能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鄉親們為什么再井邊立石碑。
3、通過學習,了解毛主席關心人們,為人民排憂解難的作風。激發學生對領袖的敬愛之情。
五、教學的重點、難點
1、能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理解鄉親們為什么再井邊立這塊石碑。
3、學習課文,了解毛主席怎樣關心人民疾苦,為人民解決困難造福人民。
教學方法啟發、引導,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六、教具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從學生生活入手,激趣引入
1、同學們,當你得到親人的關懷,朋友的幫助時,你該怎樣做?即使過了很長的時間也應該怎樣做?
2、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7課《吃水不忘挖井人》---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把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帶進課堂,實現情感遷移,把握課文基調,訓練表達,培養語感,滲透情感,引入學習內容。)
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復習生字、生詞(在學習課文前我們先和生字、生詞朋友打個招呼好嗎?)
(1)出示幻燈片生字、生詞
(2)學生開火車認讀,適當進行點評。
過渡:同學們對生字、生詞朋友這么熱情,生字、生詞朋友邀請大家到他們的老家課文中去一起學習,同學們高興嗎?
(設計意圖: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再現生字、生詞,激發學生識字的愿望,培養識字的興趣。鞏固生字、生詞,為學習課文掃清障礙。)
2、快速翻書26頁,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分自然段進行朗讀課文比賽。
4、集體進行評議,評選“小小讀書家”
5、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 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在評議中鼓勵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找到讀書的優缺點,提高學生讀書能力及語言的表達能力。)
過渡:你想知道毛主席是怎樣挖井的嗎?
品讀感悟,體驗感情
1、讀聽結合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都第一自然段。
(2)誰能試著說說從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什么?
(3)這一自然段有三個表示地點的詞,你能找出來嗎?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
(4)第二句讀給大家聽?在哪兒住過“哪兒”指的是什么地方?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聽讀中理解、認識。相互交流學習,進行語言訓練。)
過渡: 那你想知道毛主席在沙洲壩住的時候看到什么?
1、讀講說結合學習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