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第一課時說課稿
【教學內容】本課借鑒了有關傳統蒙書的結構和語言形式,把幾組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即對子。這樣不但引導學生識字,還蘊涵了對對子的啟蒙教育和,可謂一舉兩得。
本單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質為專題的,而在這篇課文中就選入了與品質有關的對子。從而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編寫意圖,確定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幾組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
3、有主動積累對子的愿望。
4、進行好品質的教育。
【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節課我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指導思想,根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和語文課要將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辨證統一的特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突出學生自我的“主人意識”、“參與意識”和“主動意識”,尊重學生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的權利。
【教學程序】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利用對對子和對反義詞兩個拍手游戲,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同時為學習本課內容打好鋪墊。
二、讀說結合,自主識字
首先,從“怎樣把課文讀正確”入手,使學生感受到讀準字音很重要,借此讓他們在課文中尋找并認識生字。
其次,從音、形、義三方面來引導學生自主識字,通過“你覺得哪個字的讀音需要注意”這個問題,讓學生去關注字音,如平翹舌音的區分。然后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記字形,這又體現了學生擁有學習的選擇勸、決定權和主動權。在記字型的過程,我又抓住了“虛、誠、淡”這三個字,在字義上做進一步了解,同時,滲透了思想教育,如:用虛心說一句話,誰是誠實的孩子,冷淡的反義詞是什么,誰對誰很熱情,等等。
最后,利用讀詞語、讀課文,對識字這一環節加以鞏固。
三、自讀自悟,拓展升華
在對課文內容的處理上,我本著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與理解的同時利用各種形式讓學生了解“是非”、“長短”等反義詞的意思,并利用填寫對子歌的形式對本課內容加以拓展,以達到進一步升華。
四、指導寫字
這節課我指導書寫“冷、熱”這兩個字,主要是先讓學生觀察,再來說注意的地方,然后通過書空來熟悉字的筆順規則,最后落實到筆尖上去書寫。在指導書寫的同時還要注意良好寫字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