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餐、丟”等13個生字,會寫“問、間”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進入角色朗讀。
3、培養有樂于幫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動。
二、教學重點
重點是識字和角色朗讀,朗讀感悟文中的不同心情。
三、教學準備:字卡,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言引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說說你對“小伙伴”是怎么理解的?(讓生自由說)
2、引出課題,板書課題:28小伙伴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要求:①找出文中要求會認的生字,作上記號,多讀幾遍。②把課文讀通順,要求讀準字音。③同桌互相指認生字。
2、請幾位同學試著讀一讀課文,大家評價。(重點評價:讀音準確)
3、先讓學生帶著拼音讀生字卡片。(集體正音)
4、去掉拼音讓學生識記,說說自己的記字方法。
5、讀詞——鞏固識字,積累語言
早餐 銅礦 糟糕 蛋糕 粗細 丟三落四
大概 共同 日記 保安 管理
6、寫字——指導寫“問、間、伙、伴”四個字
“問、間”是包圍結構的字,要寫在田字格的正中間!盎、伴”是左右結構的字,寫時注意左窄右寬的間架結構。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上新課前玩“猜猜看”的游戲。)
丟失
二、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讓學生自由說)
2、讓小朋友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這幾個小伙伴說的話分別要用什么樣的語氣讀,自己試著讀一讀,呆會兒把你讀得最滿意的句子讀給大家聽,還可以說說你的理由。(學生讀后,師與學生共同評價,適當指導朗讀)(可讓學生自己推薦別人讀,邀請自己的小伙伴讀。)
2、結合看插圖指導朗讀要:注意人物的表情、動作。(學生讀到最后一段話時就可出示這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動腦筋:安東看到瑪莎丟了吃的,又聽了伙伴們的話之后,他決定把自己的面包分一半給瑪莎吃,當時他心里會是怎樣想的呢?
3、讀書活動:(讀最后一段話)讀一讀這段話,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引導發現安東話說得少,動作多。)讓孩子加上動作讀一讀、演一演。
4、分角色朗讀:①同桌同學互相讀一讀,給小伙伴提一提建議。朗讀熟練后,可以邊讀邊配上動作、表情表演。②全班分角色讀一讀。
5、議一議:三個小伙伴是怎么關心瑪莎的,誰做得最好?能把你的理由告訴大家嗎?其他小朋友就不關心瑪莎嗎?
6、讓學生在維加、安娜、安東、瑪莎之間用上“小伙伴”這個詞說話。
7、維加和安娜看到安東的表現后,它們又會是怎么想?如果是你遇到這樣的事,你會怎么做?
小伙伴
瑪莎
維加 安娜 安東
三、指導練寫
共 汽
師:仔細觀察這兩個字的結構,寫時要注意什么?
四、作業:
(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學生可能會設計類似這樣作業)
1、課后把這個故事講給鄰居的小朋友聽。
2、聰明屋給你提供兩個故事:《藍樹葉》、《好朋友》。
3、做摘蘋果游戲。
4、玩猜猜看游戲。
5、分角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