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過橋》課堂實錄
教學要求: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六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簡單了解課文介紹的兩種橋及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如何理解這些神奇的橋。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你看到過橋嗎?把你走過的橋或在實際生活中看到過的橋向大家介紹一下。
生:我看到過用木頭搭的橋。(即木橋)
生:我看見過用石頭砌成的橋,下面有一個拱形的橋洞。
生:我每天上學要走過一座橋,有許多車從橋上駛過。
生:------
師:是啊,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由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到立交橋。(師邊說邊出示各種橋的圖片。)
2、揭示課題。
師:今天有位叫蘭蘭的小朋友要向我們介紹的橋可與小朋友們說的不大一樣,大家想知道嗎?課文里所講的橋會讓大家大開眼界。(板書課題,注意橋字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我想,好多同學都過過橋,而蘭蘭過的橋跟我們過的可不一樣。究竟哪點不一樣呢?我們讀了課文就會知道。
2、按要求讀課文。
師:我們在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怎么辦?
生:我們可以讀拼音。
生:可以問老師、問同學。
生:┅┅
師:請小朋友們讀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自己認為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3、學生小聲讀課文。
4、四人小組分自然段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5、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
(1)集體讀
師:剛才同學們讀了課文,這一課的生字會認了嗎?請看著卡片一起讀。
(2)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
(3)指名讀。
師:說一說,你記住了哪些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生:我記住了坐下的“坐”字,兩個人“坐”在土上面.
生:我記住了“座”字,是坐下的坐加上“廣”就是一座山的座.
生:我記住了“架”橋的架字,上面是個“加”,下面是個“木”.
生:……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生:(按要求讀文)
師:下面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看誰讀得既正確又流利。
(同桌互讀)
師:剛才同學們讀的也很好,聽得也很認真,但是你覺得還有那些句子讀的不夠好,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幫你們,使你們讀的更好。
(針對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重點指導帶請求語氣的句子。)
師:你們會讀了嗎?愿意和老師一起讀一讀嗎?
生:愿意
師:下面老師讀旁白,你們讀蘭蘭和爺爺說的話,好嗎?
生:(讀)
師:大家讀的真好,但還想大家有滋有味的把課文讀給老師聽,愿意嗎?下面請同學們分組分角色演讀課文。(一組讀旁白,一組讀蘭蘭的話,一組讀爺爺的話)
(師生評一評,師隨機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師: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嗎?(先以4人學習小組進行組內交流,然后小組選代表在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隨機引導。)
生1:我知道蘭蘭跟爺爺過了兩種橋:潛水橋、塑料橋。
生2:我知道潛水橋是用特別結實的玻璃磚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