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過橋》綜合資料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
2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了解新型的橋,激發學生發明創新的興趣。
二、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科幻故事,講蘭蘭的爺爺帶她外出途中經過的兩座橋,一座是架在水中的奇特的潛水橋;另一座是能折疊的方便攜帶的塑料橋。課文給學生新奇的想象空間,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激發學生創新發明的興趣。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磁帶。
2汽車在潛水橋上行駛的投影片或課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重點指導讀準以下幾個字的音。
座:不要讀成zhuò。
結:多音字,在本課讀jiē,不讀jié。
實:本音是二聲,在“結實”一詞中讀輕聲。
專:不要讀成zuān。
“座、實、提”,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字形。
結:右邊上面是“士”,不是“土”。
野:右邊不要寫成“矛”。
2寫字教學。
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幫助寫好字。
蘭、專: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
座:廣字旁的“撇”要長,包住里邊的“坐”。
野:左短右長,“里”的最后一筆要變成“提”。
(三)詞句教學
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多,不同的詞語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來理解。如:“原野”,可借助圖來理解;“結實”,可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特別”,可以放在句子中理解,也可以用換詞的方法理解。總之,要視詞語來定方法,方法要靈活多樣。
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爺爺告訴她,這種橋叫潛水橋,是用特別結實的玻璃磚造的,就像一幢長長的房子”“爺爺把像雨衣一樣大小的塑料橋放回提包里”這兩個句子,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到新型橋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感受橋梁工程師爺爺發明、創造的偉大,從而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向往科學和發明創造的興趣。
(四)朗讀指導
本課長句子比較多,要指導讀好句中的自然停頓。
注意朗讀體會下面的句子:
“蘭蘭,下車看看大橋吧!”
“別急,我帶著橋呢!”
“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
在這三句話中,前兩句表達出爺爺為自己的設計、發明感到自信、驕傲的心情。第三句中的“真是”含有對爺爺的敬佩之情。
(五)練習提示
第三題,練習口頭組詞語時,可鼓勵學生多組一些,以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
第四題讀兩組句子,意在讓學生通過對用了比喻和沒用比喻的兩個句子的比較,從中感受到用了“像……”的句子能更形象更具體地反映出橋的形狀,加深對橋的神奇印象。
(六)擴展活動
組織“我是小小發明家”的活動。先讓學生找出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然后試著用自己的發明創造去解決;也可以鼓勵學生自由想象未來的橋或其他的建筑會是怎樣的。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1~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