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的夢》教學設計
識字部分
點評:采用“多讀、少寫”的策略。本課要求認識15個生字,其有6個生字要求學會,以學 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方式,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體現,從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摘星星”的游戲檢查生字,為學生創設了愉悅、寬松、有趣的學習環境,教師特別關注沒 有發言的學生,給予他們勇氣,全體學生都得到了練習的機會。
(1)看拼音,抽讀要求會讀的字。(重點:睡、床、嘴)
(2)以合作方式,學習要求學會的字。
(3)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幫助讀準,讀會6個生字。(為激發興趣,課件演示,6個生字飛到了 每組的抽屜里,在抽屜里準備了字卡)
(4)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挑戰賽。檢查生字。(強調讓沒有發言的同學到前面來)
(5)記字:(本節課要求記:“魚、巴、把”)
現游戲“摘星星”
想一想:怎樣記住“魚、巴、把”。(把“魚”字與圖結合起來記,用它的形旁易記,把“ 巴、把”放在一起,老師問:看到這兩個字,你有什么話想說?)
點評:讓學生去發現規律,在比較“巴、把”時,教師提問的角度發生了變化,讓學生去發 現,去感悟,得出結論。
(6)寫字
觀察課件上田字格中的三個字。
小組討論:如何在田字格里把字寫好看?然后再寫。(由于這三個字在本課之前反復見過面, 所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尋找規律,把字寫好。)
點評:讓學生去觀察去體驗,不求多寫,但求寫好,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評析:
本篇課文為北師大教材,其特點采用主題單元編排方式,由課文、練習、活動構成一個整體 。識字是本冊最主要的學習任務之一,主要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
李老師執教的這篇課文,在教學方式上能把語文課程標準當作課改的行動準則,體現在教學 過程之中。
1、教學觀念—還給學生主人的地位
這節課充分發揮了學生潛力,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對話。每 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學生都在自讀自悟中進行,教師的語言不多約用了十分鐘的時間,學生 的學習活動占據課堂30分鐘。隨文識字,多種方法的讀,調動、激發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主動性,培養了學生朗讀的興趣和愛好,提高了朗讀的質量?雌匆簟⒆x生字;合作學習互 相幫助識字;挑戰賽,鞏固識字;玩游戲,檢查識字,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2、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的過程。
教師能夠把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以讀為本,把讀書作為語文教學最重要 的方法。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生生互動,互相啟發。教師和顏悅色 ,把學生帶進民主、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課堂教學的活動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充分體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