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二冊《春天的手》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意圖:
《春天的手》是北師大版第二冊第三單元“春天”的一篇主體課文,這首兒歌通篇以擬人的手法描寫春天里大地新綠、小河解凍、小鳥歡歌,小朋友戶外活動多起來的景象,處處表現了春風、春光、春色、春之聲的無窮美妙和勃勃生機。本教學設計旨在體現四個方面的特點:一、加強課內外學習的溝通,實現課內學習的延伸和拓展。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各種聲像資料,形象再現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觀察想象,使詩歌描繪的畫面鮮活起來,豐富起來,加深感受,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三、 憑借多媒體技術,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四、通過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各個渠道去感受春天,了解春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加強課內外溝通。
2、憑借多媒體手段,使學生形象地感知春天的美麗和可貴,培養學生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感情。
3、識字15個,寫字7個。
4、學習根據偏旁部首識字,理解字義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出帶有提手旁的字,理解其意義。
教學重難點:
1、識字與寫字。
2、熟練地朗讀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最后兩句。
3、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感受春天的美。
課前準備:1、學生收集有關春天的詩歌、謎語、圖片、歌曲以及描寫春天的詞語。(加強課內外溝通,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生字卡片。
3、多媒體課件。
第 一 課 時
教學內容: (“春天在哪里”信息交流)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主題:
1、 課件出示:春天的百花園
(萬紫千紅的春景圖,背景音樂《春天在哪里》)
這幾天,小朋友們都用心地在尋找春天,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小朋友們,把你們找到的春天都集中到百花園里吧!讓我們一起盡情地感受一下春天!
二、交流材料,增強感受:
1、交流內容:詩歌、謎語、圖片、歌曲、描寫春天的詞語。
2、交流形式:朗誦、演唱、展示、交流、互動。
3、組織過程:四人小組先交流,再選取最精彩的內容到班級交流。(讓學生人人參與交流,從多角度感受春天,了解春天,加深對春天的認識,為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總結:
討論:春天到了,聽著優美的歌聲,看著動人的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在互動中,在活動中,集思廣益,以比較豐富的視角感受春天,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做好鋪墊。)
第 二 課 時
課前準備:唱歌《春天在哪里》
一、引入揭題:
剛才小朋友們唱了《春天在哪里》這首歌,你們說春天在哪里呀?
師:是。〈禾煸谇啻涞纳搅掷,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小朋友們最近都用心地在尋找春天,昨天,小朋友們也都交流了自己找到的春天,感受了春天,在你的心中春天是怎樣的呢?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歌。(課件出示主頁面,齊讀課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春”。)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欣賞這首詩。(學生聽錄音范讀。)
2、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首詩,不認識的字用鼠標點擊,即會有拼音出現,還會有語音范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