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 一年級語文 第二冊 《小松樹和大松樹》 教案
第三單元
課 題 《小松樹和大松樹》 我的教學設想: 一、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2、語文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語文教育的過程是學生聽、說、讀、寫不斷實踐的過程,是在語文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的過程。 3、語文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小松樹和大松樹》是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樹覺得自己長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樹。風伯伯批評了小松樹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驕傲自大的行為。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地描繪出課文中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的樣子,使學生易于理解故事內容。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6個二類字,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2.借助偏旁,讓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形旁的意義。 五、教學策略: 1、采用錄音機、多媒體、vcd等電化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2、以誦讀為主,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能力,“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他們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教師用簡單的線條在黑板上勾畫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 師:在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樹和一棵大松樹之間發生了一件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寓言故事《小松樹和大松樹》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開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畫出來,借助拼音讀會它。 2、聽一遍課文的錄音,學習這位叔叔是怎樣讀課文的。要認真看書、仔細聽! 3、同學們自己再試著讀讀課文,爭取讀準每一個字。 4、請同學們把剛才畫出的生字、生詞,以及含有生字的句子再重點讀讀,想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學生認讀自己畫出生字、生詞及句子。) (教師出示寫有生字的小黑板。) 5、生字從課文中跑了出來,你們還能認識它們嗎?自己讀讀,動腦筋記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