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的紅圈圈最多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生字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鄧小平認真練字的事,懂得認真練字的重要性。
教具: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學生說說自己從家人、媒體那里了解到的鄧小平的情況。
2、教師補充介紹鄧小平的故事。例: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弄清楚為什么鄧小平爺爺得的紅圈圈最多呢?請小朋友打開書本。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理解詞句。(指名讀)“經常”可以換個什么詞?“夸獎”就相當于我們平時所說的什么?鄧小平爺爺小時侯為什么會得到老師的夸獎?(要求用“因為……所以……”的句式練習說話。
(3)老師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拿出優秀的作業本進行表揚。
(3)看圖進一步理解句意。(出示圖一)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正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
2、精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一段一共有幾句話?哪一句話是寫鄧小平小時候認真練字的?用“——”把這句話畫下來。
(2)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3) 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每次寫字,鄧小平爺爺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a、指名讀句子。思考:這里的“先生的要求”指的是什么?誰能聯系課文中的話來回答?(先生要孩子們先用紙蒙著字帖描,等練熟了再照著字帖寫。)
b、(老師出示字帖、紙、毛筆,演示描、寫)
c、誰能想象一下,鄧小平小時候會怎樣練習?(他每次都是先把紙蒙著帖描,描了好多遍,覺得寫熟了,再照著字帖認真地寫。)
d、對了,他每次都是這樣做的。
e、理解后再讀這句話,讀好“每次”“都”等字詞。(在“每次”“都”的下面加上著重號)
d、 正因為他這樣認真,那么結果怎樣呢?請小朋友聯系下面的幾句話來思考。(老師給他打的紅圈圈最多。他的母親很高興。他練出了一手好字。)邊板書邊讓學生在有關字詞下面加著重號。
f、出示第二幅圖,講述那時的先生喜歡在學生寫的好字上畫個紅圈圈,再次出示我班的優秀作業,講述好字邊上打五角星的意義。
3、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a、老師范讀。
b、學生再次自由讀。
三、賞讀課文。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這篇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讀一讀。
四、創設情境,練習說話。(自主學習)
情境一:當老師批到鄧小平的作業本時,會是怎樣的神態,怎樣的動作,還會說些什么?
情境二:當媽媽看到都是紅圈圈的作業本時,她會有怎樣的表情?又會說些什么?
情境三:當同學們看到鄧小平的作業本時,心里會有些什么想法?又會說些什么?
任選一個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總結:老師的夸獎,母親的高興,同學的羨慕,都說明鄧小平小時侯確實是個勤奮學習的好孩子。)
五、教學生字:鄧、平、功
(1)出示字卡,分析字的結構。
(2)師范寫,生看清筆順。
(3)生先描,后寫。
六、作業
1、課外閱讀《鄧小平爺爺小時候的故事》,向小平爺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