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世界多美呀》教學案例
執教者:洛南縣西街小學王莉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世界多美呀》第二課時
教材簡析:
《世界多美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7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寫小雞在孵化過程中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小雞在蛋殼中看到的世界是黃色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寫小雞所看到蛋殼外的美麗多彩的世界本課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小雞孵化過程中的變化另一條是小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從黃乎乎到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從單一的色彩到多姿多彩,向人們展現大自然的美課文語言優美,富有兒童情趣,適合學生積累
設計思路:
在教學中, 我根據兒童的心理、年齡特點,設計了兒童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抓住課文的兩條線索,以小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這一線索為主,抓住“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原來世界這么美麗!”“世界多美呀!”這三句話,抓住關鍵詞“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讓學生感受顏色美結合段末的省略號,讓學生猜想小雞可能還會看到什么,讓學生由衷地體會到“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最后結合段末的又一個省略號,我還對學生進行了abb式詞語及相關句式的拓展練習創設情景,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抓住一系列動作,采用讀演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們理解最后,借助多媒體展示美麗風光圖片,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這個世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隨文識字,通過觀察、練讀、討論、評價、欣賞、表演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朗讀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表演等方法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進行必要的語言練習
⑵、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以及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想象小雞眼中的世界,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世界真美啊!
教學難點:抓住關鍵詞“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讓學生體會語言美、感受世界美!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隨文識字、啟發引導、多媒體輔助
學法指導:自主合作探究,一邊讀一邊想、觀察、體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句引題,美讀課題
1、出示句子,(世界美 世界多美呀!)生自由讀
師:先讀讀(指名讀)再看看,你發現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一樣?學生找,師評價
師:后一句比前一句多了兩個字,換了一個感嘆號,這樣美的程度就不一樣了句號表示美在眼睛里,感嘆號則表示美在——(師手指在心口示意學生)心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世界多美呀”,學生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教師板書課題,強調“世”的筆順、“美”的羊字頭寫法,學生一邊說,一邊書空)指導讀好課題(齊讀,發自內心美讀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