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第一冊 課文10《冰花》教案
教學總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②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認識冰花的一些基本特征。
③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并培養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與價值目標
①通過理解與朗讀去感受“冰花”的優美姿態,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②通過學習課文,喚起學生了解大自然的愿望。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看圖初步感受冰花的美麗。
2、通過讀好兩個長句子,學習第一和第三自然段。
3、學習4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兩個長句子的理解、朗讀指導,及兩個自然段中關于冰花的幾個
知識點。
*教學準備:課前進行看課題質疑訓練,教師幫助學生把重點集中在幾個大問題上,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課文
布置預習作業:學生通過借助漢語拼音將課文讀正確,標出課文的自然段,借助筆順圖自學生字的筆順,帶著問題去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同學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圖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0課冰花(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讓我們一起走近它,欣賞它,觸摸它。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生字音。將生字按照讀音歸類,前、后鼻音,平、翹舌音,
三拼音節,整體認讀音節。
2、連詞讀。
3、輪讀課文。
三、指導讀好兩個長句子,學習第一、三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后半句很長,老師幫大家用“/ ”
間隔了一下,不過前面還好,但后面有一個地方不知道如何間隔,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幫老師想一想,哪種方法更好,更準確。
2、出示兩種方法,學生自讀體會:
①小童清晨醒來,看見/玻璃窗上/結了/一朵朵晶瑩的/冰花。
②小童清晨醒來,看見/玻璃窗上/結了/一朵朵/晶瑩的/冰花。
3、討論、點撥:
第二種方法比較好,因為“一朵朵”表示冰花很多,而“晶瑩”表現了冰花色澤、質地很純、很美,都是寫冰花,但表現的角度、意思不同,應該隔開。
4、指導學生讀好,讀出感情。
5、相機提問:你從這個自然段還知道了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
引出:是誰發現冰花的?(小童)是在什么時候發現冰花的(清晨)?是在什么地方發現冰花的?
6、再指導朗讀全段。
過渡:同學們真是很細心,很投入,能夠抓住一些關鍵的詞語體會不同的意思,搜索到重要的信息。
§第三自然段
1、出示“媽媽笑了笑說……送給你的”一句。同學們自己試著畫一畫間隔。
2、討論,點撥:
老師隨機畫一畫。“是冬爺爺/在你/睡覺的時候/送給你的”
重點在“冬爺爺”(冰花產生的季節——冬季)、“睡覺的時候”(冰花開始形成的具體時間——夜晚)。
3、指導讀好這句話。相機教學生字“說”,后面是媽媽的話,是語言所以是言字旁,“時”,會怎么知道到了要睡覺的時候,因為太陽落山了,所以是日字旁。
4、出示第三自然段。
“你”指的是誰?(小童)